
據澳洲新快網報道,澳洲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走勢,正擴大在華投資力度。與此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嚴峻挑戰。澳洲政府針對770億出口市場展開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去年底中國高層領導權力交接之后,約四分之三的在華澳洲企業都有意擴大在中國的投資。
貿易部長埃莫森(Craig Emerson)表示,調查中傳遞出的信息是鼓勵其他澳洲企業也積極進軍亞洲市場,以趁勢在該地區的經濟增長中分一杯羹。在調查報告出臺之前,中國政府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出現利好回升。2012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為7.9%。
去年12月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利潤增加率和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7.3%。并且,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樓繼偉上周末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今年可能在8%以上。
澳洲貿易委員會和澳洲商會的中國機構近日公布了一項調查,調查反映,24%的被調查公司“有強烈意愿擴大在華規模”,29%公司“非常愿意”,而21%的公司屬于“有一定意愿加大投資”,69%被調查公司的主管人員都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僅有7%的表示“毫無擴張”打算。
廣州和上海成為在華澳企最想擴張的地區。同時,北京、四川、重慶、浙江、江蘇、山東和其他一些地區都被澳企指為有意擴張的地區。39%的被調查公司表示他們的利潤比上年增長,8%的公司表示“大幅增長”,而31%的公司表示“保持同樣水平”。
一些在華澳企反映,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還有高技術人才難找,薪酬及其它成本壓力高,辦理證照要求繁多以及透明度不足等問題。上一個財政年度,澳洲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價值達770億元—這一數字在10年前僅有88億元。澳洲服務業出口價值增長了60億元,與此同時,從中國進口商品價值是430億元,并未出現明顯漲幅。
埃莫森表示,澳洲企業應該跟隨那些旗艦大企業的腳步。“我們有一些澳洲企業在中國發展得非常成功,他們投入了資金、時間和努力獲得了一席之地。”
另據巴基斯坦《每日時報》報道,由于中國進口棉紗不受配額限制,且進口棉紗價格低于國內價格,中國紡織廠尋求從國外進口便宜的棉紗。中國進口需求增加將推動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棉紗出口。巴棉紗貿易商協會官員稱,巴對華棉紗出口有望增長約10%。目前,巴每月生產25.2萬磅棉紗,其中20.5萬噸滿足國內紡織業需求。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低附加值棉紡品中大量使用印巴棉紗。2012年9至11月,中國棉紗進口41.98萬噸,同比增長56%之多。預計2013年中國棉紗進口量將增加3分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