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了很多篇關于 Google Analytics 和 Google Search Console 的文章,今天來仔細聊一聊網站分析需要分析什么,以及這些分析指標該如何衡量。
在開始做網站分析前,我們需要好好思考這幾個問題:
你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網站,是電商網站、門戶網站,還是品牌的官方網站。
如果是電商網站,那么你的目的就是賺錢,為了增加網站的盈利能力,這類網站例如淘寶、京東等。你需要關注的指標就會側重于“平均每個訂單的銷售額”和“廣告的投放成本”;如果你門戶或論壇類網站,那么你需要關注“PV”、“UV”等指標;如果是品牌官方網站,目的是提高品牌影響力,你可能更看重新老訪客的數據。
通過以上這些指標的監測,制定出出合理的網站優化方案。
在做網站分析前,必須清晰且客觀地了解網站目前發展的情況。舉例說明,目前這個網站的主要流量都來自第三方平臺,在百度中輸入搜索詞“自然搜索”,可以看到搜索結果出現在首頁的第 4 位和第 6 位,排名靠前的頁面并非出自網站,而是騰訊新聞和雨果網。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結果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結果
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可能有:
再去查看各搜索引擎收錄網站的情況,目前百度只搜錄了 2 個頁面,谷歌搜錄了 50 個頁面,必應收錄了 17 個頁面,360、搜狗、頭條和神馬都是零收錄,這就是舉例網站目前的發展狀況。
把未來網站的發展目標進行量化,才能針對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未來網站需完成如下目標:
了解完網站分析的必要性后,我們接著來看看網站的分析指標有哪些。
如果把網站比作一家超市,運營網站就像是打理超市的生意,那么目標就是讓人們多停留、多購買、多辦幾張會員卡。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先要了解當前超市的情況,例如有多少人走進了超市、看了多少件產品、多少人辦理了超市會員卡;類似地,在網站分析中我們也要了解,多少訪客進入了網站、瀏覽了多少頁面、多少人購買了產品或服務等。
常見的網站分析指標有:瀏覽量(PV)、訪問次數、訪客數(UV)、新訪客數、新訪客比率、IP、跳出率、平均訪問時長、平均訪問頁數、轉化次數、轉化率。
瀏覽量(PV)
頁面瀏覽量即為 PV(Page View),用戶每打開一個頁面就被記錄 1 次。PV 越多越說明該頁面被瀏覽得越多。PV 之于網站,就像收視率之于電視,已成為評估網站表現的基本尺度。
訪問次數
訪問次數即 Visit,訪客在網站上的會話 (Session) 次數,一次會話過程中可能瀏覽多個頁面。以 30 分鐘為節點,如果訪客在連續的 30 分鐘內沒有重新加載網頁或關閉退出網頁,則計入 1 次訪問;反之,在連續的 30 分鐘內重新進入網頁,仍然計為 1 次訪問,以訪客的 Cookie 作為判斷。
訪客數(UV)
訪客數(UV)即唯一訪客數,一天之內網站的獨立訪客數 ( 以 Cookie 為依據 ),一天內同一訪客多次訪問網站只計為 1 個訪客。
新訪客數
一天的獨立訪客中,第一次訪問網站的訪客數。新訪客數可以衡量營銷活動開發新用戶的效果。
新訪客比率
新訪客比率 = 新訪客數 / 訪客數。即一天中新訪客數占總訪客數的比例。整體訪客數不斷增加,并且其中的新訪客比例較高,則表示網站運營方向正確且不斷在進步。
IP
一天之內,訪問網站的不同獨立 IP 個數加和。其中同一 IP 無論訪問了幾個頁面,獨立 IP 數均為 1。
跳出率
只瀏覽了一個頁面便離開了網站的訪問次數占總訪問次數的百分比。跳出率是非常重要的訪客黏性指標,它顯示了訪客對網站的興趣程度,跳出率越低說明訪客對網站的內容越感興趣,這些訪客越可能成為網站的有效用戶、忠實用戶。
該指標也可以衡量網絡營銷的效果,例如網站在某媒體上投放廣告,我們可以分析從這個廣告進入網站的訪客指標,其跳出率可以反映出選擇這個媒體是否合適、廣告語的撰寫是否優秀、以及網站入口頁的設計是否契合用戶使用體驗等。
平均訪問時長
平均每次訪問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長,可以衡量訪客是否對網站內容感興趣。
平均訪問頁數
平均每次訪問的頁面數量,平均訪問頁數 = 瀏覽量 / 訪問次數。
轉化次數
訪客到達轉化目標頁面,或完成網站運營者期望其完成動作的次數。轉化就是訪客做了任意一項網站管理者希望訪客做的事,與網站運營者期望達到的推廣目的和效果有關。
轉化率
轉化率即訪問轉化的效率,轉化率 = 轉化次數 / 訪問次數,數值越高說明越多的訪次完成了網站運營者希望訪客進行的操作。
善于利用分析工具,充分了解這些分析指標,才能更好地優化網站,以完成網站制定的發展目標。
(來源:Hopeshe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