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伊始蘑菇街與美麗說的合并,可謂是轟動了整個電商圈。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杭州,本可謂井水不犯河水,但由于資本的極力簇擁,兩者終成一家。4月13號,得到蘑菇街領投3000萬美元的淘世界也從戰略合作變成被合并。是外在的客觀因素,還是內在誘因,淘世界的合并又會給近期風雨飄搖的跨境電商帶來哪些啟示。
蘑菇街、美麗說、淘世界,排排坐,吃果果
在去年12月,DoNews就曾披露過蘑菇街、美麗說和淘世界三家將會合并的消息,沒想到今日一語成讖。在今年的1月份,蘑菇街就和美麗說對外宣布正式合并,將由蘑菇街創始人陳琪擔任新公司CEO一職,而在彼時,淘世界并未被提及。
4月13日,蘑菇街創始人陳琪在與美麗說合并后,發布了一份內部分享,陳琪首次確認了此前由蘑菇街領頭的海淘平臺淘世界的合并傳聞。此前就有聲音傳出,蘑菇街在合并了美麗說之后,還會不會有下一個目標,畢竟他的創始人陳琪的想法你永遠趕不上。
陳琪在內部分享中表示,為了成為繼阿里、京東、唯品會之后的第四,和堅持繼續發展,需要一個解決辦法,這個解決辦法非常簡單,就是多品牌策略,形成梯隊,一個品牌對應一個用戶群,把對應的用戶群壟斷。
在三者合并之后,出身杭州的蘑菇街的種子人群以學生為主,不管是大學還是初中高中,因為他們更懂學生;美麗說的核心在北京,更靠近媒體時尚圈,創造出來的內容也更偏向白領,所以讓美麗說主打剛剛進入社會的白領階層;而淘世界希望把新富階層打下來,占據更高端的消費人群。
淘世界的不一樣世界
陳琪把淘世界的目標人群定位為新富階層,特指那些在消費上能夠花幾十萬的人而不是收入,他的底氣又從而來?
淘世界公布的數據實在讓人眼紅,當初領投B輪的陳琪也被淘世界客單價超過1000元所嚇到。截止2015年8月,淘世界擁有500萬注冊用戶,每天有10萬活躍用戶,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有8000多位買手掃貨,在戰績最輝煌的15年7月當月的交易額達3000萬,客單價超過1000元,復購率達60%。
作為淘世界的創始人,陳丹丹在做淘世界之前就是一個網紅,彼時的網紅還沒有被用爛,她從最開始的當博主分享留學生活,積攢了一批粉絲,后來開了家淘寶店鋪,開始代購愛馬仕、服裝,到最后放棄淘寶,自創了淘世界,完整經歷了整個海淘的全程,也造就了她把淘世界定位為C2C的社區電商平臺。
和同樣是做社區起家的小紅書不同,淘世界一早就被定義做C2C。這點和他的創始人陳丹丹有很大關系,她自己就是“網紅”出身,所帶來的網紅經濟將她引領至淘世界,之后她自己的網紅身份復制到淘世界的每一個買手身上。
陳丹丹認為要想留住用戶,就要首先服務好服務用戶的個人或者商家。有別于市面上5%的買手提成,淘世界并沒有向他們收取傭金。“我們希望為國內家庭服務的同時,讓國外的買手也都能掙到錢。”淘世界并不擔心賣家直接跳過淘世界進行交易,因為淘世界能夠幫助他們做生意,淘世界提供了諸如買手精選、現場實拍、限時搶購、專業驗貨師質檢、7天無憂退貨的保障 + 延時賠付等服務。
為何選擇合并?
然而在蘑菇街的眼里的“金子”為何不是任其茁壯成長,而是選擇收歸麾下。數據分析平臺trustdataCEO的賈斌分析:在沒有大促的情況下,各家電商的DUA普遍不到100萬。必須承認獨立的跨境電商平臺體量在目前的電商行業里來說并不算大。
正如百恩百特購社創始人黃若所言,電商的突破點在于消費者的消費升級。當進出口的概念逐漸被磨平,消費者只會向更優質的產品靠近。陳琪正是看到這一點,將淘世界收歸麾下,當低價“爆品”不再風行,提供優質的差異化的商品才能滿足消費升級。
各大平臺的相互之間的競爭在業內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內耗。陳琪在分享中表示,如果淘世界想要在維持1500元以上的客單價的前提下繼續具備強烈的擴張性,就得花大量的錢買用戶,降低客單價、賣爆款,比如(蘭蔻)小黑瓶、(雅詩蘭黛)小棕瓶等,未來就是遙遙無期的盈利目標和低效競爭。用爆款來購買流量,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回頭再看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并,除了兩家相近的商業模式和互補性外,資本是最重要驅動力。2015年兩家為了IPO紛紛開始投入重金做廣告,但不幸的遇到了資本寒冬,融資的金額沒能達到預期的水平。于是兩家大有抱團取暖的意味,在資本的撮合下選擇合并,以增強自身實力。
另一方面,資本也是逐利的。在B輪獲得來自蘑菇街的投資時,陳丹丹就坦言,蘑菇街的投資是其在海淘戰略上的布局,與其從零開始踏足海淘,有可能錯過這個機會,不如把自有的資源注入一家初具雛形的海淘平臺來的穩定。
先是統合商業模式相近的競爭對手,再是把自己沒有觸及到的海淘資源整合進自己體系,蘑菇街做到了。未來的跨境電商是否真的像黃若先生所言,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