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屆廣交會已經接近尾聲,展商雖然感慨廣交會效果遠不如前,但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廣交會還是非常重要的外貿接單機會,尤其是接觸國外大客戶,拿下大訂單。
有十幾年傳統外貿的經驗的杭州維航進出口有限公司今年第一次參展,其公司Jasmine告訴雨果網,“我們主要從事服裝產業,這次廣交會來的大多數都是中東地區的采購商,今天只接到了三家歐美地區的訂單,效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理想。”
據雨果網了解,在跨境電商熱潮的影響下,該公司正布局亞馬遜美國站和速賣通,拓寬海外發展市場。
歐美市場潛力大,女裝出海仍有可為
近年來,歐美市場結構、進口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服裝紡織品。其中,在進口的服裝數量中,亞洲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再加上,目前中國制造已經深入人心,海外消費者對于中國制造的產品也越來越認可,面對這樣一個市場環境,對出口貿易商來說,也是個良好的發展時期。
Jasmine說道,“這次參會的服裝展商大多數都是銷往歐美市場的,雖然競爭壓力較大,但對于服裝‘出海’來看,歐美對服裝的需求還是有目共睹的。但主要還是需要在這產業上精耕細作,完善整個生產流程。”
另外,我國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外貿依存度較高,服裝出口額居世界首位,同時服裝產業的發展也關系到中國的民生與就業,政府也會采取相應措施支持服裝產業的發展。
出口規模擴大的同時,遺留發展隱患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服裝業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在海外市場也有一定地位,但不斷擴張的同時,也遺留了一些隱患。
除了海外市場反傾銷、人民幣升值等大環境的問題之外,還包括企業自身的不足:1、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抗風險能力較弱。我國服裝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依賴性強,容易受這些國家不利因素影響;
2、服裝行業品牌沒有形成規模。雖然服裝產業的品牌意識正在不斷增強,但是國內目前還只有有限的幾個馳名商標,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的品牌。Jasmine提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制造商,國外許多知名品牌都是從我國進口服裝,轉而貼上他們的商標,成為他們的產品;
3、服裝的設計水平不高。傳統外貿行業大多數都是采用OEM的模式,沒有自己設計的部分,另外在服裝設計方面還存在模仿、抄襲的問題,而且這種風氣比較普遍。
這些問題影響中國服裝產品的出口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弱,使得中國服裝市場份額在國際市場占有率有所下降。
“目前,一些款式不錯的羽絨服比較受青睞,但下單的卻不是很多,大多數海外采購商都是看到款式不錯問問質量和價格。同時也看出他們注重物美價廉,高性價比的產品。”Jasmine表示。
服裝“出海”遇困局,搭乘“跨境”來破局
整個紡織大行業都存在相應的問題,現下國內服裝廠商通過國際采購團、國際服裝協會、展會、電子商務平臺等途徑,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吸引了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采購商紛至沓來,此次廣交會可以明顯發現這一點。不過對于大部分服裝廠商來說,主推的還是歐美市場,需求市場不對口。
Jasmine認為可以選擇跨境電商這條道路。“雖然從傳統外貿轉型做跨境電商,我們可能遇到很多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但依據我們之前外貿的人脈、資源,我們有信心可以做好。另外我們目前布局亞馬遜平臺,是不要求立馬見成效,而是精細化運營。準備慢慢鋪墊我們注冊的品牌,將產品知名度打出去。”
除了平臺的運營之外,產品質量自然是“出海”的殺手锏,精攻歐美中高端消費市場,做好產品差異性。
小貼士:如果你也厭倦了低價競爭,或者想要找到更合適的合作伙伴,拓寬自己的銷售和分銷渠道,2017CCEE選品大會(上海站)將為你提供一個最為專業的平臺,“點擊詳情”了解。
(文/雨果網 涂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