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關于新疆棉花事件的熱度居高不下,而在上周也波及到了亞馬遜賣家圈。
目前,就這起事件,官方還沒有進行說明。此外,今天有賣家爆料稱,不少貨代暫時停收美國路向的紡織品貨物了。
爆料賣家供圖
除了上述事件以外,眼下,還有一股龐大的勢力正裹挾著大量資金殺入亞馬遜,瘋狂收購第三方店鋪,意在壟斷亞馬遜某些類目,攪亂第三方賣家市場。
看來今年亞馬遜賣家需要面對的市場大環境同樣是變幻莫測啊!在這種情況下,廣大賣家如何在其中求生存、謀發展呢?
01
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收割機”
最近,侃妹聽聞亞馬遜上一些優質的第三方品牌易主了,原持有人拿到了一筆數額較大的資金后把公司賣給了第三方,而背后的主導者是大名鼎鼎的Thrasio。
公開資料顯示,Thrasio是全球知名的收購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的公司,自成立以來,Thrasio評估了超6000個公司,收購了100個類目排名靠前的品牌,目前管理著超過1.4萬個類目靠前的產品。
今年2月9日,這家專門從事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收購的公司Thrasio宣布完成新一輪7.5億美元的債權融資,這距離其最近一次宣布融資5億美元不到一個月。
據了解,本輪融資幾乎完全由Thrasio的現有投資者Oaktree、Advent等提供資金。迄今為止Thrasio募集的資金總額已超過17.5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目前Thrasio的估值已超過60億美元。本輪融資將加速Thrasio對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的收購。
侃妹從天眼查獲悉,Thrasio公司從成立以來,加上最近2月9日的一次,一共經歷了五次融資。
早在去年7月Thrasio在C系列融資2.6億美元,估值就已經達到10億美元。
圖源于Thrasio官方報道
在Thrasio的運營下,自有品牌甚至能和一些家喻戶曉的品牌旗鼓相當,迅速成為消費者們的新寵,比如是健身器材(Beast Gear),咖啡類飲品(Coffee Gator),工藝品(Crafts4All)都是穩居類目前列的產品(品牌)。2021年,Thrasio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開發新產品,其計劃為所收購品牌推出250-500個新產品。 據了解,Thrasio品牌的利潤、增速和績效遠超亞馬遜上同類賣家。
基于此,眼紅Thrasio在收購市場如日中天的資本方不在少數,競爭也十分激烈。
02
亞馬遜店鋪收購市場大熱
Thrasio憑什么笑傲群雄?
目前新冠疫情促進了消費者轉向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消費,同時也孵化了一大批優質賣家。當下,除了Thrasio以外,各方財團資本對亞馬遜第三方優質賣家也都虎視眈眈。在去年,Thrasio的多位競爭對手也已獲得巨額融資:
-2020年11月 SellerX融資1.18億美元,收購并發展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業務。
-2020年11月 Heyday融資1.75億美元收購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業務。
-2020年11月 Razor融資2500萬歐元收購和擴展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品牌。
-2020年11月 Heroes募集6500萬美元股權和債務,成為歐洲的“Thrasio”。
-2020年9月 Boosted Commerce融資8700萬美元并收購六家亞馬遜物流相關公司
這也使得一些投資者擔心,這個剛剛出現兩年的收購市場快要人滿為患,另一方面,激烈的競爭也可能會推高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的估值。
但面對競爭,Thrasio 聯合創始人Joshua Silberstein不太在意,他表示,“很多人在觀察我們的成功,并認為我們所做的工作很容易復制,但他們低估了經營這些業務的難度。”他介紹到,Thrasio正在考慮是在短期還是中期上市,以鞏固其在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中的先發優勢。
圖源于Thrasio官網
Thrasio官網上寫著“慶祝你出售您的業務,隨著您的品牌與我們一起成長,將持續獲利”,表明了該公司在收購市場的野心和能力。
就Thrasio來說,這家公司的收購效率非常之高,從開始談判到最后完成收購,僅僅用時35天的時間。對于每一個被收購的品牌,Thrasio會專門組建一支六人的專業小團隊。
這個小團隊在35天左右的時間內,會根據Thrasio已經建立的503個條例進行收購審核,審核通過后就會開始收購進程。
如果一筆正常的店鋪收購需要6-12個月的時間,那么Thrasio則可以在幾周內就完成交易。
03
哪些賣家能入Thrasio法眼?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品牌賣家都能被Thrasio看中,那么他們收購背后的標準是什么呢?
從品類上看,Thrasio主要關注的是小眾市場中“評論最好、最暢銷的”消費品。Thrasio偏向于收購家用和DIY產品、清潔用品、服飾、寵物和兒童用品。該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Carlos Cashman表示,他們對時尚類產品(fad product)并不感興趣。此外,更迭迅速的科技產品、食品和雜貨類商品也不在他們的意向列表中。
Thrasio團隊的Ken Kubec表示,除了要求收購目標在平臺上銷售過超3年的前提以外,也出了一個R Cubed評估模式,即Reviews、Rating、Rank。
Reviews:是否有大量五星級review且可以體現該品牌目前處于領先地位? Ratings:用戶的評分和品牌的產品質量是否足以支撐和維持其領先地位? Rank:在搜索量較大的關鍵詞中,該品牌是否擁有較好的排名?
公司負責人還表示產品的排名、長時間的消費者購買期、瀏覽器向客戶的高轉換、盈利單位經濟的長期銷售以及低回報等標準,都是吸引他們收購的指標之一。
04
收購浪潮下,競爭加劇
這部分賣家影響最大!
相關資料顯示,自收購以來,Thrasio所購買品牌的EBITDA平均增加了156%。2020年Thrasio的銷售額已經超過5億美元,利潤超過1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Thrasio收購的亞馬遜第三方自有品牌將在亞馬遜上創造13億美元收入。
那么在這股收購浪潮下,對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市場會帶來什么變化,哪些賣家受影響最大呢?
一位亞馬遜老鳥做了這樣一個分析:
在亞馬遜某個類目下,目前市場的主要份額由3-4個賣家在競爭,大家相互牽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如果其中一個賣家被Thrasio收購了,可以預見接下來,在大把資金和資源的支撐下,該品牌就會有比較大的運營動作,如此一來,該類目之前相互制衡的天平就會被打破。
這種情況,在亞馬遜平臺上還挺多的,當某個類目下,有一方的實力出現急劇上升的情況,那么原有的競爭格局勢必會被打破。這對于該類目中部和尾部第三方賣家來說,影響是最大的,市場份額被頭部賣家進一步蠶食,進而形成壟斷,平臺馬太效應愈發嚴重。
寫在最后
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變化多端的經營環境、大肆收購第三方賣家的資本大佬,使得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對亞馬遜中小賣家而言,需要借鑒優質的第三方賣家成功經驗,不斷優化經營模式,布局品牌化路線,注重產品研發和創新,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不管你是基于一項長久的生意來經營亞馬遜店鋪,還是謀求資本的收購,以上都是大前提。
該如何做呢?小型賣家需要轉變原本的經營思路,盡可能向小而美的精品模式發展;中型賣家則需要健全供應鏈,拓寬產品路線,擴展品牌影響力,此外還需要注重財稅的合規性。
各位賣家朋友,當有資本或者財團向你伸來收購之手,你會如何選擇呢?是保持初心還是就此放手?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