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企業究竟能走多遠,與企業本身的運營、團隊的能力息息相關。
但大環境也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如果將企業比作一艘船,市場就是這艘船航行的水域,水域夠廣,船才能走得更遠。
跨境電商與國內電商的成長環境究竟怎么樣?哪種模式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在這一期,一起來看一下。
國家政策
國內電商
做國內電商,基本沒有國家補貼政策,除非是電商扶貧扶農項目。
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則屬于新興外貿行業,國家一直鼓勵企業出口,尤其疫情以來,為幫助工廠和外貿企業發展,國家出臺了一些系列補貼政策,支持國貨出海。
法律規范
國內電商
國內電商明顯過度營銷,而且存在各種高仿行為。
跨境電商
國外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視,無論是跨境電商平臺,還是國家法律層面,規范都比較成熟,一旦觸犯法律規范造成侵權,將會導致封店和資金損失。
盈利模式
國內電商
國內電商平臺的收入主要為入駐費、押金和廣告費,通常會出現一個流量可以賣給N個商家的局面,但對最終的轉化成果并不負責。
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收入來源主要是成交額傭金,店鋪生意越好,平臺抽傭越多,這種三贏狀態下,平臺也會對店鋪給予一定的流量支持。
平臺語言
國內電商
國內電商不存在語言障礙。
跨境電商
但語言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則是需要攻克的小難關,尤其德國、西班牙這些站點需要的是小語種,人才相對稀缺。
用戶習慣
國內用戶
國內消費者在買東西之前,習慣將產品情況了解清楚,常常還會面臨“吃碗面到底加雞蛋還是不加”這種選擇困難癥的局面,這也導致客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崗位。
海外用戶
海外用戶的購買習慣和行為則比較隨意,他們非常注重產品品質和品牌,但不喜歡砍價、也不喜歡有過多咨詢,除非真的完全沒看懂,才會發郵件咨詢。
電商市場大小
國內電商
目前中國電商發展處于全球領跑地位。
海外電商
2019年權威數據顯示:中國電商全年交易額20000億美金,排第一,美國6000億美金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英國交易額為1370億美金,日本以1130億美金排名第四,韓國以800億美金排名第五。
可以說國外的電商市場還處于十幾年前的淘寶狀態,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市場競爭相對較小。
電商滲透率
什么是電商滲透率?
以實物成交為例,每成交100美金,中國有20美金來自電商交易,而美國僅有7美元來自電商交易,其電商市場還處于開發階段。
中國 V.S 海外
中國的電商滲透率已達20%,美國還不到7%。
電商營銷模式
國內電商
說到電商營銷模式,外國人可能聽著都覺得稀奇。但在國內,我們的電商經過淘寶后,又開創了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等模式。
跨境電商
目前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才剛開始嘗試直播帶貨,且這種方式目前還未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
至此,我們已了解到跨境電商和國內電商差異的方方面面,你是否已決定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呢?
(來源:SHOPLINE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出海參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