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進口關稅一覽表
根據最新信息(截至2025年2月6日),中美雙方近期圍繞關稅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是雙方現行及潛在關稅政策:
一、中國對美加征關稅措施
加征范圍與稅率
15%關稅:煤炭、液化天然氣
10%關稅: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
生效時間:2025年2月10日起,在現行關稅基礎上加征,且新增關稅不予減免。
政策背景
美國于2025年2月1日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中方認為此舉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屬于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因此采取對等反制。
其他配套措施
出口管制:對鎢、碲、鉍、鉬、銦等25種稀有金屬及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自2月4日起生效。
不可靠實體清單:將美國PVH集團、因美納公司(Illumina)列入清單,因其中斷與中國企業正常交易并采取歧視性措施。
反壟斷調查:市場監管總局對谷歌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立案調查。
二、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措施
現行政策
10%關稅:2025年2月3日生效,覆蓋所有中國輸美商品,理由為“芬太尼問題”。
其他限制:暫停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國際包裹服務,取消小額免稅政策(De Minimis規則),直接影響Temu、Shein等中國電商平臺。
潛在政策動向
擴大范圍與稅率:特朗普政府計劃將關稅范圍從零部件擴展至成品商品,部分稅率可能提高至60%(競選承諾),但實際執行節奏尚不確定。
對盟友施壓:已推遲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關稅(換取邊境管控讓步),并考慮對歐盟鋼鐵、半導體等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