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Facebook廣告在蘋果iOS14.5更新后受到巨大沖擊,使得Facebook廣告的賣家在一邊感嘆自己命途多舛的同時,卻也難以割舍下以Facebook、Instagram為軸心的社媒廣告投放。如今賣家不僅需要根據Facebook廣告政策、Instagram算法的更新來調整廣告投放的戰略和技巧,還需要持續輸出廣告創意填補用戶數據缺失這一漏洞。但,花在分析廣告、受眾定位和指標評估上的時間越多,擴大Facebook廣告規模的目標就越難以實現。本篇文章將向賣家朋友們展示擴展Facebook廣告活動的8種方法,幫助賣家們更精準、更快速得擴大廣告業務規模。
方法一:測試新的相似受眾
Facebook的相似受眾是全新的受眾,Facebook可以通過從一個給定的種子受眾中尋找與之相似的受眾群。例如,賣家可以讓Facebook從上傳的CSV用戶列表中創建一個相似受眾,以下這些個辦法能讓賣家測試一波相似受眾:
·pixel功能導出
相似受眾只占到目標受眾的約1%,1%的相似受眾由與賣家的種子受眾最相似的人組成,從理論上講,1%包含Facebook認為最有可能發生轉換的那部分受眾。
賣家可以為不同的地點創建不同的相似受眾。根據不同用戶的地理分布能輕松創建幾十個相似受眾,如圖。
·來自CRM的高客單價客戶
如果CRM或數據庫中有大量的用戶,賣家則可以靠特定用戶群建立相似受眾列表,導出CSV列表,包括他們的客戶終生價值(LTV),也就每個用戶的總花費。然后,賣家可以用這個名單作為尋找相似受眾的種子名單。在建立相似受眾時,Facebook將優先考慮消費金額靠前的LTV用戶作為種子數據。如果賣家從來沒有向Facebook上傳過CSV客戶名單,將會是下面的界面:
方法二:測試新的興趣用戶
解鎖以前沒有嘗試的興趣抓取用戶會是另一種接觸新受眾的方式,賣家可能已經在使用一些興趣來定位目標消費群,在原先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延伸,以拓展廣告規模。
方法三:增加20%預算
每隔2到3天,將廣告組預算增加20%,是一個擴大廣告預算和轉化率十分常見的方法。漸進式的增長不會觸發廣告組新的學習階段(learning phrase),所以它的表現將保持更穩定。用這種策略增長預算需要時間,但廣告組的壽命會更長,而且性能下降的幅度也更小。這種策略的手動操作相當簡單,進入廣告管理,更新廣告組預算,或是通過自動操作。
·增加廣告組的具體預算
使用Facebook的自動規則,當一個廣告組滿足某些條件時,將自動增加預算,比如:
上述規則將使所有廣告組的預算每周增加20%,當曝光數超過8000,且每次購買成本低于10美元,并在過去3天內至少產生1次購買時,最高日預算為6000美元。賣家需要修改最大日預算到能接受的程度,并將每次購買成本改為能承受的最大成本。操作頻率被設置為“每周一次”。Facebook的后臺系統只支持每天或每周自動修改1次。
·用活動預算優化自動管理預算
2018年底,Facebook推出預算優化功能(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CBO),他們解釋說這是一種控制整個廣告預算的新方法。啟用CBO,賣家就無需廣告組控制預算,Facebook會將活動過程中設定的預算分配給表現最好的廣告組,啟用CBO的前提是創建一個新的廣告系列,或者在廣告系列設置中激活現有廣告。
方法四:使用自動規則來擴展Facebook廣告
雖然賣家可以在Facebook自動化規則工具中完成大部分的自動操作,但Revealbot將提供更精確、及時、有效的擴展。這里將簡單介紹兩者的區別:
Revealbot賦予賣家更多時間上的控制。Facebook只支持每小時或每天操作,Revealbot則允許15分鐘、30分鐘、1小時、2小時。另一不同體現在廣告組。Facebook只能選擇用規則影響每個廣告系列,或每個廣告組,或每個廣告。但假如賣家希望根據產品、服務或受眾為不同的廣告集制定不同的規則,Facebook目前還達不到,但Revealbot可允許賣家選擇特定的廣告組或通過過濾邏輯進行動態選擇(例如廣告集名稱包含“關鍵字”)。總而言之,與Facebook相比,使用Revealbot的自動化規則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
以下是自動化規則操作的不同之處:
方式五:復制成功的廣告組
復制成功的廣告組,并不是按部就班原廣告組。復制廣告組時,需要設置更高的預算,廣告組越多,理論上來說對銷量的牽引力越大,但是需注意受眾可能重疊。一旦觀察到一個廣告組在24小時后表現良好,賣家即可用更高的預算重復這一操作,這個過程需手動,賣家可以創建一個自動規則來完成操作的遷移。
方法六:復制不成功的廣告
廣告投放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有時候需要試錯一兩次后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所以復制效果不佳的廣告是非常有必要的,使用Facebook的自動規則不能復制廣告組或單個廣告,下面是如何使用Revealbot自動規則復制表現不佳的廣告。
Revealbot使用的是AND/OR運算符構建規則,在Facebook的算法中,賣家可以將這些規則分成2個獨立的規則。在這個例子中,該規則將復制一個曝光數超過8000,購買量為0,并且每個鏈接點擊成本高于5美元或相關性得分低于7的廣告。
可以看到,戰略性地使用自動化工具是擴展Facebook廣告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漏斗策略。漏斗策略的背后理論是為關鍵指標設置高低閾值,并根據它們的表現來調整其他設置。
方法七:確保最低手動出價
如果賣家使用的是手動出價,把出價設置得太低廣告則不會得到曝光,如果曾經因為手動出價過低而產生低轉換率、低曝光量,賣家更應該嘗試加價。下面是Facebook自動規則設置方法:
如果一個廣告在前一天的曝光少于100次,這個規則將增加25%的出價。這一規則的唯一問題是必須等待24小時才能看到出價對曝光的影響,這是由于Facebook本身的限制。有了Revealbot,每2小時即可完成1次測試,另外,Revealbot可以自動加價,一旦設置了規則,基本可以保證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最低的出價。
方法八:根據業務狀況增減預算
類似于股票交易中的及時止損,如果一個廣告組沒有盈利,賣家則需要減少預算。幸運的是,這利用Facebook自帶的工具是可以實現的,在下面的規則中,如果廣告組的花費超過100美元,轉化只有2次甚至是更少,那么廣告組的每日預算應該減少25%。
根據廣告活動和使用情況,改變轉化指標等等,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做決定時,可把加購更替為指標。反過來,如果ROAS數據漂亮,就增加25%的廣告預算。“花費> 100美元”+“購買量(facebook Pixel)>3”這2條自動化規則下,能保證賣家能接受的ROAS水平,并自動為該廣告集加價。
如果廣告組的每行動成本(CPA)低于其廣告系列中的平均CPA,則需減少廣告組的預算(或暫停)。例如,假設你在1個廣告系列中有3個廣告組。每個廣告組的總體CPA為15美元、20美元和35美元。因此,該廣告系列的平均CPA將是23.30美元。賣家可以設置一個規則,如果廣告組的CPA大于廣告系列的CPA,就會自動暫停。當賣家有很多廣告集,而又不確定該為CPA設置什么閾值時,這樣的基準特別有幫助。
(文中截圖來自互聯網)
(來源:獨立站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