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老楊的《跨境電商西語市場解密,意想不到的市場潛力》文章發出后,就有小伙伴在后臺問老楊,能不能說說德語市場。從一些數據上看,德語市場確實是要高出西班牙市場。比如根據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預計,2015年多語言國家的跨境電商增長比例和銷售額分別為:
德國的跨境電商市場增長率排名第三,但市場盤子總額是排名第二的。這也就意味著機會十分之巨大。目前德國國內網購消費之風也十分盛行,有數據顯示,德國網購人群占全國總人口高達61%,超過了美國的60%,德國是當前世界上網絡銷售最普及的國家之一。
在網購的主要人群中,45歲以上的德國中老年人群網購比例高達74%,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7%有過網購經歷。所以,中老年客戶群體的消費類目也是有機會成為大熱類目,如健康養生品、旅游產品、日用品、食品、休閑用品等,可為賣家們帶來更多的收益。
那么要做大德國跨境電商,需要注意什么?老楊大概總結了有3點。
1、節日營銷很重要
德國民眾非常看中每一個重大節日,在節日時他們會互贈禮物用以聯絡感情,而購買途徑也從實體店轉移到了網絡。以圣誕節為例,有調查公司對此進行了調查統計,其統計結果顯示有約三分之一(約2200萬人)的14歲以上德國民眾會在網上購買圣誕禮物,而此數據和去年網購圣誕節禮物的人數相比,增長了57%。還有近1700萬德國民眾正在猶豫要不要網購圣誕禮物,同時,有240萬人正在網上商店中準備編輯自己的禮品清單。
由此可見,重要的節日是賣家“吸金”的最佳時期,面對德國民眾的購買熱情,賣家可以推出促銷推廣活動,例如:禮品清單折扣活動、套餐服務活動、滿額優惠活動等,將與節日相關的商品和熱銷的商品結合,做系統的促銷推廣,從而使賣家在薄利多銷中讓收益最大化。
2、社會化營銷要謹慎
早在2009年,就有報告表示,德國的社會化媒體發展據要落后于美國五年,博客和社會化新聞的發展呈一片衰敗之勢。歐洲各國社會化媒體和社交商務發展不平衡,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互聯網習慣的研究報告,與其它歐洲鄰國相比,德國社會化媒體滲透率比較低,只有37%。而在匈牙利卻高達80%。
所以,社會化營銷一定要謹慎。同時,開展郵件營銷要更謹慎!據悉,在德國,將近有20%不相關的郵件會被當成是垃圾郵件被丟棄,比其他的歐洲各國高很多。所以如果你想開展郵件營銷的話,勢必要在標題和正文花點心思,讓郵件不會被當成垃圾郵件。
3、懂得德語是優勢
最好采用本土化語言——德語。德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更流行用本地的官方語言德語進行溝通交流,如果中國外貿企業想更好更快地開拓這個市場,最好采用當地語言,效果會更好。
【小貼士】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laoyang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