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車出海潮進入新的階段。
作為全球三大自行車供應鏈基地之一,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早在 2017 年中國的自行車產量就高達8800萬輛。然而,經過數十年的膨脹,市場逐漸飽和,加上電摩和汽車的擠占,自行車不再是代步主力。增長逐漸放緩,略顯沉寂的自行車行業需要尋找新的增長路徑。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自行車市場的沉寂,從2020年起,中國自行車及零部件出口迎來顯著增長。疫情重新刺激了自行車的需求,私人出行方式和運動健康受到追捧,也助推了自行車騎行的熱潮。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出口6926萬輛自行車,累計比2020年同期增長40.2%。
對于自行車行業,突然的火熱并不是第一次,此前的共享單車熱潮也曾給企業們帶來一股熱潮,但隨著資本的冷卻,自行車企業也跟著小黃車們從風口上狠狠摔落地上。
出海的路上也隨時起風浪,自行車如何避免高潮后的滑坡?
1.消失的二八大杠
雖然疫情為自行車帶來了“第二春”,成了為數不多的享受“疫情紅利”的行業。但在疫情之前,自行車就曾在海外市場風光過。
上世紀80年代,上海鳳凰、永久等國產老字號就打入了歐美市場,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最重要的輕工業品。
“鳳凰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做外貿市場,中國自行車產量非常大,但絕大部分是OEM代工為主,真正自主品牌出口的比較少,鳳凰幾十年來一直是自主出口品牌的行業第一。”鳳凰品牌總監徐力告訴雨果跨境,鳳凰過去是以發展中國家出口市場為主的,在東南亞、中東、東西非及中南美洲都享有盛譽,在某些國家更是占據統治地位。
憑著完善的供應鏈與優質的性價比,中國的“二八大杠”遍布海外市場。然而,雖然中國擁有全球一半以上自行車生產能力,但產品主要為低檔次、低附加值的產品,毛利率水平較低,長期在中低端市場打轉。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自行車零部件生產廠及整車廠數目猛增,自行車生產進入了一個飽和期,惡性競爭也由此開始。
除了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臺資和外資自行車公司也趁虛而入。與國產品牌不同,外來品牌一開始將產品定位于中高級避開了低價競爭的老路,不僅保存了足夠的盈利空間,也擠壓了鳳凰等老品牌的生存空間。
而海外市場也開始發生變化,對于自行車的需求已經從代步轉向運動、健身、休閑,開始高端化路線繼續發展,消費者對自行車的需求向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發展,在產品細分趨勢明顯。自行車消費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以德國為例,中高端自行車的累計銷售比例達到了自行車整體銷售量的70%左右。
市場不斷萎縮,中國的自行車逐漸開始落伍。動亂之下,下一步如何發展?
“我們在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商業模式上做了大量的轉型與升級。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線,建立包括童車、學生車、自行車、電助力車、電動車、醫療類產品等全系列產品線,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用戶年齡段的的需求;推動產品全面升級,推出多款新型材料制造、高科技賦能的城市出行車、山地越野車、兒童騎行車、電動助力車等產品;市場方面,除了國內市場,我們也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2020年,鳳凰通過并購將日本傳統三大自行車品牌之一的丸石品牌收入囊中,形成了國際市場從傳統亞非拉向歐美日等中高端市場邁進的新格局。”徐力介紹,“以二八大杠為例,原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它的份額會占到97%-98%,現在已經不到0.5%了。”
提升產品與品牌價值,走向中高端,是自行車發展的必然步驟,而卸下歷史包袱是中國自行車品牌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2010年鳳凰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應對市場之變,“變革之后,鳳凰這樣一個悠久的品牌能夠以市場化的角度和運營方式去貼近市場,也能更快速反應。這應該也是近幾年來,我們能發展的比較快的比較根本的因素。”
經過10年來的發展,鳳凰自行車的總銷量從2010年的161.73萬輛提升至2021年的800萬輛,鳳凰“FNIX”高端產品系列基本實現了品類全覆蓋。
2.壁壘與突破
以鳳凰等品牌為代表的國產自行車向中高端的持續攀升,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不斷進階。
一輛運動自行車有240多個零部件,核心的有車架、車輪、變速器,其中又以變速器最為關鍵,集中了160個的零部件,常常被比作自行車的心臟。包括變速器在內的零部件的精妙耦合以及材質的更輕盈,才能滿足消費者更輕、更快的騎行體驗。
中國自行車雖然起步早,卻忽略了對技術研發與核心技術的掌握,導致長期落后,變速器一直是軟肋,尤其是高端變速器,我國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說到底,自行車也是一個組裝性的行業,而在自行車的核心零部件,長期用的都是禧瑪諾、速聯都是一些國外品牌。”阿里巴巴國際站大娛樂高級行業運營專家告訴雨果跨境。數據顯示,作為自行車變速器的絕對龍頭,禧瑪諾占據了全球自行車變速器60%以上的市場,而在中國,禧瑪諾的市場占比超過90%。
擁有百年歷史的禧瑪諾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搭建了后來者難以輕易翻越的門檻。《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禧瑪諾、速聯在全球申請了五六千件專利,在中國的專利數量也超過了2400個,幾乎封死了后來者的追趕之路。中國企業只能繞開幾大巨頭的專利,或者等專利過期,被攔住的路重新打開,才能繼續往前走。
沒有核心技術,深度依賴國外品牌,導致容易受大環境影響,疫情給中國自行車帶來了強心針,卻也因疫情阻隔而受困于變速器供應。市場需求需求旺盛,下游的零部件卻又無法滿足,中國自行車行業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對于國產變速器而言,這是難得的機遇。近年來,中國自行車企業在持續關鍵零部件、車型設計等具備技術壁壘層面,進行持續性的研發投入,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幾年時間內走過了國外品牌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也正是這種突破,讓國產零部件在國際大牌缺席的時候可以快速頂上。
“疫情期間,很多品牌的貨,比如喜馬諾、速聯等核心的一些暢銷的配件,可能根本就拿不到貨。國產品牌只能使用國產的配速器,甚至一輛車全都是國產的。隨著國產配速器技術的提升,消費者會發現,其實性能并沒有什么差別。與十年前相比,國產變速器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一些型號的變速器在手感、精度上已經不亞于國際品牌。”前述阿里國際站相關行業負責人表示。
徐力表示,中國自行車行業長期受制于海外的一些企業,因為有貿易壁壘,有專利壁壘,“近幾年,國產的變速器企業也在快速發展,我們也跟他們有一系列的合作。國內的零部件和海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差距逐漸的在縮短,甚至是快速的縮減。”
除了零部件外,對于材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從鋁合金、碳纖維、鎂合金,再到鈦合金,“從長期來看,產品升級將會是一個主基調。中國本身就有產業鏈的優勢在,這么齊全的產業鏈,這么優秀的成本控制。”
上游零部件的突破,帶動了自行車行業整體的向上發展:市場的需求激發了零部件企業的巨大產能,迅速填補了國際品牌的短缺;另一方面,國產零配件質量的提升,也助力了中國自行車企業更好的走向海外。
在新的商業邏輯和變量下,中國自行車出口勢頭持續強勁。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自行車的出口額增速已遠高于出口量增速,這意味著自行車出口價格在提高。
3.風浪越大,魚越貴
疫情的紅利早晚會消失殆盡,如何讓自己的增長之路繼續延續?除了在高端上布局,ebike是鳳凰等品牌的另一個戰略重點。
ebike是在傳統自行車基礎上增加了“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隨著中國企業在電機、電池、控制器等技術方面的高速發展,在ebike產品技術上的難點也被解決,中國企業正在準備大展身手。
電動自行車頗受海外消費者青睞,在電動自行車本身的屬性相對綠色環保和海外消費者購買偏好轉移的推動下,銷量逐漸攀升,增長十分強勁。根據statista的數據門店的自行車未來將以10%的復合年增長率,從2020年的250億增至2028年的485億美元。某ebike貿易團體統計稱,2022年美國ebike的進口量(大多數ebike車不是在美國生產)約為110萬輛,比2021年的88萬輛和前年的43.7萬輛有大幅度提升。
從阿里巴巴國際站今年3月新貿節的表現來看,ebike的核心需求主要來自于歐美地區,其中以來自美國的需求量最多。與去年同期相比,ebike在美國的需求量同比漲幅近30%。
前述阿里國際站相關行業負責人介紹,ebike迅速崛起的背后是有一些契機的,首先是因為能源危機,鼓勵環保低碳出行等等,歐洲、美國對一般品類的高額補貼,也是加速行業高速的發展的重要原因。
徐力告訴雨果跨境,早在2019年,鳳凰就瞄準了這條新賽道。一方面是因為傳統自行車行業,未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利潤勢必會不斷下降。產品升級創新,走差異化路線才能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國內零部件廠商的技術水平與海外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如八方電機、萬佳電機等國內廠商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鳳凰介入電助力自行車領域后,有利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破解中高端產品核心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
“我們也是把產品就往鋰電助力自行車方面去進行升級,通過這樣的很多動作,不僅是在亞非拉市場出口,同時也把這個產品帶到歐洲、美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市場去。”以鳳凰為例,2020年鳳凰組建高標準的鋰電研發和檢測中心,聚焦鋰電助力產品,不斷擴充和完善產品線。2022年,上海鳳凰在全球最具規模和專業性的歐洲國際自行車展上,展示了鳳凰高端品牌FNIX鋰電產品線,成為現場屈指可數打出自有品牌的中國展商。目前,鳳凰高端品牌FNIX系列鋰電助力自行車在挪威、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均有上市銷售。
除了破解“卡脖子”難題,鋰電助力自行車更讓自行車企業看到了兩輪制造業彎道超車的這樣一個可能性。國內乃至全球都還未出現超級巨頭,這也意味著無限的機會和可能。
ebike熱點的興起,國外本土企業掌握了大量銷售渠道,在當地占有較高市場份額,外來品牌較難進入。“數字化時代,通過借助跨境電商如阿里巴巴國際站渠道,我們可以迅速進入市場。”鳳凰品牌總監徐力介紹,鳳凰專門成立了新媒體營銷部門,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形成了通過對數據分析處理來精準服務用戶的網銷模式。究其原因,徐力認為線下展會的效率越來越低,傳統的獲客渠道單一,而且有明顯的周期性,每年就只有固定時間的幾天展會,獲客效率受限。單純線下渠道,難以維持企業的增長。從2020年開始,阿里國際站成為了鳳凰非常重要的獲客渠道。
“就傳統外貿來說,我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是很遠的,現在通過跨境電商等各種新渠道,我們和用戶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密。當產品、受眾變得年輕,歷史悠久的鳳凰也需要去學習如何變得更年輕。”徐力說。
然而出海的過程不只有風景,也還有風浪,不管是布局中高端自行車還是ebike。當下,地緣政治、全球通脹、匯率變化、國際購買力下降等不確定因素,對于中國自行車企業與品牌的出海都是挑戰。
“風浪越大,魚越貴”,如何讓消費者愿意為國產自行車背后的價值買單,對于鳳凰與更多的中國自行車企業來說,考驗還在持續。(文/雨果跨境 凌政和)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凌壹伍)
本文作者對該作品擁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益。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本文觀察員,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