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口產品責任險保了什么?
出口產品責任險就是指因產品的原因(存在缺陷等)導致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故使用者會向被保險人提起索賠,被保險人因此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賠償責任,而出口產品責任險就是承擔這種法律賠償責任,轉移被保險人的法律風險。
例如,一家中國企業出口電動按摩椅到美國,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引起了火災,若產品存在設計或生產缺陷,企業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賠償責任,如購買了出口產品責任險就可幫企業應對這種情況,轉移出口企業的風險,使得企業更能穩定的經營下去。
二、為什么出口企業一定要購買出口產品責任險?
可能你會問能不能不買出口產品責任險呢?只要你想把外貿生意做得更大,那出口產品責任險就是剛需,現在國際上大的平臺和買家(如:亞馬遜,wayfair,沃爾瑪,Homedopt等等)都會要求出口企業一定要購買出口產品責任險并將平臺或買家列為附加被保險人,只有你購買了出口產品責任險這個“硬通貨”,才有跟這些大平臺大買家繼續合作的可能。
那國際的買家或平臺為什么一定要求出口企業購買出口產品責任險呢?主要是下面幾個原因
1.歐美國家的司法環境非常嚴格—像歐美國家采用的都是嚴格責任,嚴格責任又稱無過錯責任,只要消費者證明:第一,產品存在缺陷,第二,正是由于產品的缺陷導致了消費者的傷害,第三,產品的缺陷是在產品投入市場時就有的,只要滿足這3點,制造商或銷售方就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不管制造商或銷售方是否有過錯,嚴格責任更關注的是產品本身,以及產品是否存在缺陷,舉證責任在制造商或銷售方。
2.國外消費者維權意識非常強,訴訟成本低-國外的消費者不同于中國的消費者,中國的消費者可能是“能忍則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雖然可能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導致了傷害,但覺得不是什么大問題,一般都不會找制造商或銷售方索賠,很多消費者也不知道出現此事故是可以找生產商或銷售方索賠的,維權意識淡薄,而國外消費者恰恰相反,只要他認為這個產品導致了他的傷害,就會去索賠,甚至一開口就是幾十萬美金,不然就走訴訟途徑。
3.抗辯成本非常高
你出口的產品可能不一定有問題,但出口的產品一旦被投訴或索賠了,就要請律師、專家去調查,去證明自己的產品沒有缺陷,消費者的傷害不是由產品的原因導致的,在美國,律師費都是按一小時幾百美金的收費計算的,而且一個案件從開始到最終解決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如果你沒有購買出口產品責任險去轉移這塊風險,可能一個索賠案件就會讓一個企業破產。
4.保險公司的背書信任度高
在國外的消費環境中,消費者或買家往往對保險公司的背書有著很高的信任度。消費者或買家會認為經過保險公司背書的產品在質量上會更有保障,之后即使出現事故,也更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甚至一些大的平臺及買家對保險公司的評級也會有要求,要求要有穆迪評級,標準普爾或是貝式評級,就是在他們理念中,一個財務狀況良好,經營穩定的保險公司對他們的權益更有保障。
三、事故發生制or 期內索賠式,怎么選擇?
事故發生制和期內索賠式 是出口產品責任險里常用的兩種保單格式。
事故發生制保單,是以保險事故是否發生在保險期限內來確定是否屬于保險責任,只要是保險期限內發生的保險事故,即使保單到期后,仍是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不過為了控制長尾巴風險,保險公司對于事故發生制的保單,一般會設定報告期的時間,一般是起保開始后的5年內。
例如:保險期限自2025年至2026年,保單約定報告期為5年,那么只要保險事故是發生在2025年至2026年之間,在2030年之前都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如下圖:
期內索賠式的保單,理賠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事故必須發生在保險期限內或追溯期內,第二是必須在保險期限內提出索賠
例如保險期限自2025年至2026年,保單無追溯期
那么就需要保險事故是發生在2025年至2026年之間,并且在這期間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任一條件沒有滿足都有可能導致無法理賠,如下圖:
兩個一對比,就會發現對出口企業來說,事故發生制保單是優于期內索賠式保單,在實際中,事故發生制的保單也會比期內索賠式的保單要更貴。
四、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呢?
很多人咨詢保險,最關注的就是保費是多少?產品責任險不同于傳統的車險,它的價格不是統一和固定不變的,它跟產品種類、司法管轄、賠償限額、產品的質量控制情況等都有關,要綜合核定各因素后才會給予最終報價。
(咨詢報價加微信:397603663,備注產品責任險)
保險費=預計年銷售額*適用費率
影響費率的幾個主要因素:
1、產品種類,產品的風險等級直接影響適用費率,越高風險的產品費率越高,例如汽車零配件,電動工具,醫療器械就屬于高風險的產品,衣服,裝飾類產品就屬于低風險的產品
2、司法管轄
司法管轄,是指發生保險事故后,哪國法庭擁有司法管轄權,同一個案件,由于管轄法院的不同,判決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通常來說,世界范圍含美國加拿大的司法管轄最高,中國境內的司法管轄費率最低。
3、賠償限額
一般買家對保單的賠償限額都會有要求,在100萬美金至1000萬美金不等,賠償限額越高,相對應的費率就會越高
4、免賠額的高低
免賠額就是指企業在發生保險事故后需自己承擔的損失,故免賠額越高,費率越低,免賠額越低,費率越高。
5、產品的質量控制情況
包括是否取得相關認證,產品的包裝,介紹,說明是否完善。
五、買了保險后我怎么理賠?
購買保險只是第一步,最能檢驗保險是否買對的標準之一就是理賠服務,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理賠流程一般是 受害者向經銷商提出索賠----經銷商向出口企業提出索賠—出口企業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保險公司委派當地公估/律師調查進行抗辯,期間復雜案件可能會聘請行業專家介入調查---與受害者達成和解---保險公司支付和解金(企業向保險公司支付免賠額)-案件結束
術業有專攻,本人畢業后一直在行業龍頭的保險公司工作,深耕產品責任險這一細分領域,不僅能更好的為企業提供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在出現理賠時,也能直接對話保險公司內部理賠人員,解決企業的理賠難題。
(來源:大Q保)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