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港正經歷著反常的寂靜。作為承擔全美40%海運集裝箱吞吐量的超級樞紐,其作業碼頭陷入異常沉寂——起重機停擺、堆場空置率攀升、工人輪班頻次縮減。數據顯示,該港整體貨運量同比下滑35%,中國相關貨量更遭遇腰斬。
"這是我們近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向媒體坦言,自145%報復性關稅生效后,中國輸美貨物呈現斷崖式下跌。原定5月抵港的80艘貨輪中,已有16艘取消航程,6月航次取消率進一步攀升至23%。這種"低速運轉"狀態正從西海岸向紐約-新澤西港、薩凡納港等全美主要港口蔓延。
1. 進口商緊急剎車
? 訂單凍結:華爾街日報調查顯示,美國進口商已取消超47億美元訂單
? 成本倒掛:部分預付訂單因關稅吞噬全部利潤空間,被迫計提損失
? 替代困局:機電產品、定制化家居等不可替代品類陷入"零庫存"僵局
2. 中國賣家戰略收縮
? 平臺轉向:Temu關閉中美直郵通道,速賣通啟動歐洲倉備貨
? 成本重構:單個包裹物流成本激增3-5倍,中小賣家退出率超40%
? 渠道遷移:80%受訪企業加速布局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
3. 港口主動降頻
? 作業調整:洛杉磯港啟用"經濟模式",縮減30%碼頭作業班次
? 船舶管控:建立動態泊位分配系統,單船等待時間延長至72小時+
? 成本轉嫁:滯港費標準上調15%,貨主倉儲成本增加2.8倍
【制造端】
? 頭部企業:海爾、格力加速墨西哥產能布局,越南二期工廠投產率超80%
? 中小廠商:珠三角35%玩具廠轉型ODM模式,專注中東定制化訂單
? 政策博弈:美國擬下調東南亞關稅至25%,構建"去中國化"供應鏈
【消費端】
? 庫存危機:沃爾瑪、塔吉特等零售商收縮30%節日備貨量
? 價格傳導: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終端價已上漲60-120%
? 渠道變革:超2000家中小零售商轉向Shein本地倉現貨采購
【物流鏈】
? 海運變局:美西航線運價暴跌42%,船公司取消15%定期班輪
? 空運遇冷:中美包機運力縮減55%,貨代美線業務量下滑70%
? 監管升級:美國海關啟用區塊鏈溯源系統,轉口貿易違規率驟降83%
在北美市場,頭部企業正通過"三位一體"策略維持基本盤:
? 成本分攤:安克創新將關稅成本拆解至研發、營銷環節消化
? 本土滲透:TikTok Shop美區本地賣家占比提升至65%
? 合規再造:三態股份建立關稅預付系統降低查驗風險
新興市場則呈現"多點突破"態勢:
? 中東爆發:Jollychic沙特訂單增長300%,極兔中東專線時效縮至5天
? 拉美機遇:美客多中國賣家數量同比激增470%
? 東南亞聯動:Lazada跨境倉備貨量提升200%,RCEP紅利持續釋放
這場由關稅引發的供應鏈地震,正推動行業走向更深層的變革:
1. 能力再造:從"成本優先"轉向"關稅抗性"供應鏈建設
2. 市場重構:形成"北美守存量+新興拓增量"的雙循環格局
3. 模式進化:海外倉+本土化運營成為破局關鍵
正如馬士基最新航運報告指出:"全球供應鏈正在經歷1994年北美自貿協定以來最劇烈的結構調整。"當關稅大棒落下,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這不僅是成本轉嫁能力的比拼,更是全球化布局智慧的終極考驗。
本文相關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決策依據
(編輯:江同)
(來源:SISA中墨供應鏈)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