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人民幣值計算,1-4月,累計出口8.39萬億元,同比上升7.5%。其中,4月,出口2.26萬億元,環比上升0.7%,同比上升9.3%。
按美元值計算,1-4月,累計出口1.17萬億美元,同比上升6.4%。其中,4月,出口3156.9億美元,環比上升0.6%,同比上升8.1%。
四月出口表現如何?
要知道,4月10日起,美國對華的對等關稅提高至125%,疊加之前的20%,累計高達145%。
因此,四月出口,從數字上看,平平無奇,但結合關稅背景,漲幅遠超預期。有專家認為,這是由于4月上旬仍然存在搶出口效應,關稅壓力或尚未完全體現。
不論如何,“對美出口同比下降21.0%”與“四月總體出口同比增長8.1%”形成鮮明對比,一起去看看是哪些國家,哪些商品,撐起了四月外貿?
注意,以下分析中,數據均按照美元值計算。
比起三月,四月出口總體環比增長0.6%。其中,受到關稅影響,對美出口環比下降17.6%,降幅最大。
哪些國家起到良好拉動作用?
之前不溫不火的歐盟表現突出:荷蘭環比增長18.5%,德國增長13.0%,法國7.0%。此外,印度尼西亞環比增長26.0%,澳大利亞9.0%,新加坡6.8%。
與去年相比,今年4月,對美出口同比下降了21.0%。
與之相反,新興市場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長25.3%;對印度出口增長21.7%;對東盟出口增長20.8%;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長17.3%。
前四個月,中國對外出口前三分別為:東盟2063.5億美元、歐盟1688.0億美元、美國1486.0億美元,分別占比17.7%、14.4%和12.7%,累計同比增長11.5%、4.9%和-2.5%。
對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的出口金額較高,分別為512.3億美元、461.9億美元、429.7億美元、308.1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4.0%、-1.3%、15.8%和-5.3%。
此外,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家出口3282.7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7.2%;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5784.3億美元,增長8.4%。
與三月相比,這些商品環比降幅較大:稀土,環比下降53.1%;手機下降18.4%;中藥材及中式成藥下降10.9%;成品油下降8.4%;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下降7.4%。
這些商品實現較大增長,起到良好拉動作用:船舶,環比增長79.4%。這個數據非常重要,要知道,這個曾經的“增長冠軍”已經掉出榜單許久!肥料、汽車(包括底盤)、陶瓷產品、鞋靴分別增長16.6%、16.4%、13.9%和10.4%。
與去年相比,今年4月,機電產品表現突出,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船舶同比增長36.1%;集成電路增長20.2%;通用機械設備增長17.0%;液晶平板顯示模組16.0%;音視頻設備及其零件12.0%。
稀土、中藥材及中式成藥、手機、肥料、箱包及類似容器表現不佳。
前四個月,機電產品累計出口7021.1億美元,占比60.06%,同比增長8.3%。其他大類中,高新技術產品、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塑料制品也金額巨大。
從累計同比增長率上來看,前四個月,肥料、集成電路、船舶、液晶平板顯示模組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表現較好。
最后,放上美國最新公布的三月外貿數據,以供參考。
3月,美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54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1.5%。其中,進口35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6%;貿易逆差1596.3億美元,同比擴大83.6%。
1-3月,美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4946.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進口9712.5億美元,同比增長25.0%。貿易逆差4478.4億美元,同比擴大66.0%。
(來源:外貿百事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