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獲悉,美國在線購物網站Jet.com的流量在2018年12月達到新低,800萬的訪問量同比去年的2200萬減少了63%。
根據SimilarWeb所提供的數據,Jet.com在2015年7月首次上線后,網站的流量立即飆升,當月訪問量達680萬次,8月份達1220萬次。隨后沃爾瑪于2016年8月收購了Jet.com,當時該網站每月訪問量超過2000萬次。在2017年4月,該網站的月訪問量達到3600萬次,但之后一直在下降。
據悉Jet于去年9月整頓后重新上線,重點關注城市市場、新品類、耐克產品、和餐飲供應商Blue Apron等品牌的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全新的配送服務,3小時送達和次日達。Jet目前將自己定位為“城市消費者的購物目的地”。而持續下滑的流量和不斷減少的銷量似乎證實了這一戰略并未起作用。
Jet.con最早進入市場時旨在挑戰電商巨頭,但在被沃爾瑪收購后將重心轉向差異化垂直市場。顯然沃爾瑪將寶壓在了自己的在線零售網站Walmart.com上,所以試圖避免Jet.com直接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oug McMillon表示,除了某些城市外,我們一直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對Walmart.com的投資力度,并減少對Jet.com的營銷投入。Jet.com將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然后在未來專注于特定的市場和機遇迎來再次增長,與此同時,沃爾瑪將成為所有業務的基礎和優先項。
缺少足夠營銷支出的Jet.com很快就迎來了上線以來的流量冰點。2018年圣誕季,Jet.com的表現和其他同行相比相形見絀。對比Jet.com微乎其微的800萬訪問量,沃爾瑪迎來4.4億次訪問,Target擁有2億次訪問,百思買和梅西百貨的訪問量分別是1.78億次和1.03億次,更不用說電商巨頭亞馬遜12月斬獲的29.8億次訪問量。
在皆大歡喜的圣誕旺季,Jet.com卻在在線零售商的競爭中漸行漸遠。而瞄準高收入千禧一代的Jet.com又該何去何從?
(編譯/雨果網 郭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