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匯率跌至6.5,做外貿和跨境電商的在哪里?一起在線哭吧。”
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戲”持續上演,就在賣家糾結要不要結匯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升到了6.5元時代。
美元匯率持續暴跌,收入憑空縮水,匯率差打薄利潤,該事件迅速沖上熱搜,大批量外貿和跨境電商賣家欲哭無淚。
“匯率暴跌,海運費上漲,物料上漲,這是不給外貿人活路?”
“外貿的貨已經發出去了,款還沒有收回來的要哭暈在廁所了。”
業內相關人士分析道:“年初國內疫情,大家隔離在家,訂單無人生產擔心無法按時交貨;3月開始國外疫情嚴重,訂單寥寥,陸陸續續客戶取消延遲訂單,有的延遲1年交貨,有的客戶直接取消造成原料庫存,老板們陷入焦慮,甚至不少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大佬也借酒澆愁,大公司更是不得不轉做防疫物資或并不熟悉擅長的內銷來解困,為了不裁員不降薪的目標不懈努力(許多公司已經支撐不住倒下);6月過后訂單緩慢好轉,但匯率開始逐步走跌;8月第2波更恐怖的疫情席卷歐美,人們再次陷入恐慌,好不容易做好的貨面臨爆倉沒有貨柜出貨;11月美國大選過后匯率進一步下跌,今年為止已經跌了近7%,所有利潤都被吃光。外貿人的困難還遠沒結束,就我們服裝而言,許多面料都在染廠排隊染色,光拉鏈就要等1-2月交期,好不容易做好的貨半個月定不到艙位。”
11月16日,花旗集團表示,如果新冠肺炎疫苗得到廣泛應用,并有助于重振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那么美元可能在2021年暴跌20%。除此之外,多數華爾街策略師數月來一直預測,美國大選、疫苗突破和美聯儲政策可能對美元造成嚴重打擊。
所以,未來的美元匯率甚至可能跌破6.4。
外貿出口風險正在被不斷放大
今年的外貿行業看似火爆,但不少利潤基本被匯率和運費給“吃”了。
近期,許多紡織服裝和家居外貿公司突然爆單,似乎整個行業都吹起一股“春風”,但也正在將外貿出口風險正在被不斷放大,因歐美國家新冠疫情二次爆發,后續可能會出臺更為嚴厲的管控措施,導致客戶下單量大幅下降,存在后續訂單大幅減少的風險。而且,突如其來的火爆行情,生產企業可能面臨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高企、產能不足等問題。
特別是當前原材料價格劇增,很多外貿公司難以承擔,可是一旦上調商品價格,客戶又不愿意接受,因此很多企業選擇默默承受這筆成本。
運費持續上漲,15000個集裝箱擱置碼頭
運費、原材料和匯率是現在外貿和跨境電商人最為頭疼的三件事。
據賣家反饋,僅為1.5W貨值的貨物,運費已經高達7000元。有貨代透露,有的集裝箱現在價格已經飆升至10000美元了。
10月份由于中國黃金周假期大量貨物涌入,再加上疫情期間為確保安全距離,港口碼頭工人減少,導致洛杉磯和長灘港擁堵狀況愈加糟糕。據消息人士稱,未來數周(甚至數月)洛杉磯和長灘港口的集裝箱船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延誤。
據外媒報道,加州卡車運輸協會(CTA)和港口卡車運輸協會(HTA)形容本周通過這兩個港口的貨物運輸“接近完全堵塞”。根據HTA的說法,有10000-15000個集裝箱在碼頭上擱置,嚴重妨礙了碼頭作業。一系列因素加劇了交通擁堵:由于應對新冠疫情減少了工作人員,碼頭生產力降低;拖車不足等。
目前的擁堵現已蔓延到鐵路運輸公司,并且增加了碼頭的卡車周轉時間。平均輪換時間已從8月的70分鐘穩步上升到9月的77分鐘和10月的81分鐘。
除此之外,中歐卡航延誤太過于嚴重,許多貨代公司甚至暫停卡航相關渠道,建議賣家們這段時間發貨不要采取卡航的方式了。
(來源:跨境犀牛)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