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度是供應鏈管理的最大挑戰
物流是產品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產品流不僅限于物流。物流主要是負責產品運輸,使產品可以順利從一個地點運輸到另一個地點,但物流管理本身并不能使產品的價值發生變化。而產品流則是涵蓋了產品的增值生產部分。
如果說產品流是供應鏈管理的身軀,那信息流則是供應鏈管理的神經系統。無論是產品流還是資金流,它們的運作都與信息流密不可分。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供應鏈管理不再是堆積的貨物,復雜的物流,取而代之的是數據和信息。因此,信息流在供應鏈管理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的問題并不完全等于信息流的問題。比方說,其他公司已經采用ERP系統收發業務數據了,A公司仍然采用電子郵件的方式,這便屬于技術問題。如果A公司及時調整方案,采用ERP系統,但ERP系統中的數據不透明,不同公司之間的數據傳遞、同公司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甚至同部門不同人之間的信息完全不共享,業務流程并沒有一個完善的標準,部門之間溝通不暢導致就算企業采用了ERP系統,其實際效果也總是差強人意。這種情況導致的問題就屬于信息流的問題。
引入ERP系統之前,企業將信息傳遞的失真和低效都歸結于信息技術不夠完善。舊的業務流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人們寄希望于ERP系統。實際上,供應鏈管理的最大挑戰是供應鏈的透明度。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無法由一個人全盤操作,這就意味著制定一套標準的業務流程,讓不同的業務人員都可以快速上手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彈性供應鏈”重點檢驗指標
(1) 保持適當冗余保持適當冗余體現在供應鏈環節的生產和庫存環節。(備貨)
(2) 提高供應鏈敏捷性供應鏈的敏捷性,是指供應鏈對需求或供應不可預知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的能力,及在反應過程中迅速變換行動方向或調整行動策略的能力。(柔性)
(3) 建立供應鏈上的委托代理機制,增強供應鏈上下游節點企業之間的合作,有利于供應鏈節點企業的互利共贏。(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關系)
(4) 建立供應鏈應急機制,提前預警和防范,將損失有效地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如何選擇可靠供應商并檢驗其實力?
選擇合適供應商時,應我方訂單占據對方50-70%,工廠生產占據我所有銷量<40%,考察工廠時,需要考核的是工廠應急能力,是否可以面對突發性訂單增長,進行合理的處理,考核指標是生產線能力和生產時間。對于工廠下單量最佳區間為工廠總產量的10%-30%,面對突發性訂單增長,需要插單的時與工廠談判的核心人物是PMC,通過PMC可以結合數據從產能增加和緊急任務。
供應商之間應相互成長,及時反饋信息給合作供應商,讓信息共享,避免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很像一個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牛鞭效應。
補貨模型講究科學精細
All in是當下時代的熱詞。庫存管理更是一門需要深挖探究的科學學問,否則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當出現不可抗力風險時,資金斷鏈會導致公司出現重大缺口。因此ABC庫存法,非常適合當下的庫存管理。遇見緊急情況,倉庫相互支援的時效性與正確性,會提高
A類庫存 - 數量最少,但價值最高。數量占總庫存量的10-20%,價值占總庫存的70-80%
B類庫存 - 數量居中,價值居中。數量占總庫存量的30%,價值占總庫存的15-25%
C類庫存 - 數量最多,但價值最低。數量占總庫存量的50%,價值僅占總庫存的5%
(A類物品還可能是稀缺的、保質期短、補貨時間長的物料。ABC的分類標準不僅限于產品價值,同時需要考慮重要程度。)
籌備多元化的尾程物流資源
美國加州卡車運輸協會(CTA)和美國港口卡車運輸協會(HTA)表示,僅洛杉磯和長灘港,就有10,000個至15,000個集裝箱被滯留在碼頭,導致這兩大港口的貨物運輸“接近完全癱瘓”;西海岸港口和芝加哥也對進口激增帶來的大量空集裝箱一籌莫展。港口普遍出現設備短缺,裝卸時間延長的問題,再加上太平洋貿易嚴重的集裝箱不平衡,造成大量進口集裝箱在美國港口積壓,碼頭擁堵,集裝箱周轉不暢,導致貨物運輸受阻末端派送也會出現暫停或延后。
需要籌備多元化的末端派送計劃,“最后一里”根據自己的貨物重量和數量以及配送范圍綜合考慮選擇哪種尾程物流產品。中國賣家主要選擇的商業快遞多是Fedex和UPS。Fedex的業務包括地面快遞、重型貨運運送,優勢為1-10lb以內的快遞性價比高。UPS是美國最大的包裹承運商和包裹運送公司,優勢為時效快,一般2-6個工作日送達。
(來源:華博思騰HbizBooster)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馬郁華_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