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 8540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0.4%,較2020 年3月提升5.9個百分點。
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較2020年3月增長8885萬,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較2020年3月提升 0.4個百分點。
網民中,初中學歷占比最高,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為9.3%。小學及以下學歷的網民群體占比由2020年3月的17.2%提升至19.3%。
近4成網民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到3成網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依托國內互聯網發展形勢,我國跨境電商增長迅猛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月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去年一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實現了飛速發展。作為新興貿易業態,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進出口貿易額出現了不降反升的跡象,成為穩外貿的一個重要力量。中國海關一直在積極適應和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創新優化監管制度,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有序發展。
據海關初步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進口0.57萬億元,增長16.5%。
2020年,疫情使全球線下消費快速向線上轉移,線上購物正成為基本消費方式。據eMarketer預測,2023年全球網絡零售額將達到6.5萬億美元,巨大的海外電商消費市場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了最佳機遇。
在市場層,目前歐美仍是跨境電商最主要的市場,但東盟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隨著RCEP的推進,東盟將成為增長最快的跨境市場。億邦智庫調查發現,超過20%的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入駐了Shopee、Lazada兩個面向東南亞市場的跨境電商平臺。
(來源:K哥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