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術語之什么是DDP,什么是DDU?
DDU
DDU的英語為“Delivered Duty Unpaid”,也就是“未完稅交貨 (指定目的地)”。由國外的收件人來完成提柜前的交稅清關就是DDU。
這種貿易術語是指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出口商和進口商在進口國的某個地方進行貨物的交付,在其中,出口商必須承擔貨物運送到指定 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以及辦理海關手續的費用和風險。
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里邊并不包括關稅、捐稅以及貨物進口時所需要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進口商 則需要辦理因為沒有能夠及時辦理貨物的進口結關流程而額外引發的費用和風險。一般來說,DDU所涉及到的費用明細還是比較雜的,如果使用這種貿易術語,進口商在跟貨代確認價格的時候,一定要讓對方留下書面文字,并且蓋章留底,以免發生后期的糾紛問題。
DDP
DDP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Paid”,意為“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在港口卸柜后由發貨人完成(一般是貨代雙清包稅)交稅清關,收件人直接提柜的就是DDP。
這種交貨方式是指出口商在進出口雙方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的手續后,再將貨物交給進口商。在這種貿易術語下,出口商需要承擔將貨物運送到指定的目的地過程中的一切風險,還需要辦理目的港清關手續,交納稅費、手續費和其他費用。可以說,這種貿易術語下,賣家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最大的。如果賣家無法直接或者間接取得進口許可證,那么還是應當謹慎使用這種術語。
DDU和DDP的區別有哪些?
1. DDU和DDP的最大區別,主要在于貨物在目的港進口清關過程中的風險和費用究竟由誰承擔的問題。
如果出口商有能力完成進口報關,那么就可以選擇DDP,如果出口商沒有能力辦理相關事項,或者不愿意辦理進口手續、承擔風險和費用,那么則應該使用DDU術語。
2.DDP更受買家歡迎。
賣方在啟運國接受貨物后,在工廠或倉庫裝載集裝箱,負責運輸的全過程,直至目的港交貨并簽收。做到起運國“上門收貨”,目的國“送貨上門”的無憂服務,節省了收貨人的時間和人力物力成本。然而,賣方的風險將高于DDU。
3.DDU不完稅交貨。
一般來說,這是目的港的交貨方式。貨物從裝運港到達目的港后,風險和關稅將移交給買方。也適用于國際快遞中不包關稅的方式。美國海卡的自主納稅模式也類似于DDU,清關,自主繳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