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清關需要什么資料和手續
基礎資料
商業發票:需詳細列出買賣雙方信息、貨物描述、數量、單價、總價、貨幣種類、貿易條款等內容,且須由出口商或其授權代理人簽字。
裝箱單:包含每個包裝或集裝箱內貨物的詳細清單,如包裝數量、重量、尺寸、貨物在每個包裝中的具體描述等,方便海關核實貨物內容。
提單或空運單:作為承運方簽發給托運方的貨物收據和運輸合同證明,上面有托運人、收貨人、貨物描述、起運地、目的地等關鍵信息。
原產地證書:用于證明貨物的原產國,以便海關確定貨物是否符合優惠關稅條件或其他貿易政策。
其他可能需要的資料
進口許可證:針對如槍支、藥品、危險材料等受管制或限制的商品,進口商需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進口許可證。
知識產權文件:若貨物涉及商標、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可能需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以證明貨物不侵權。
檢驗檢疫證書:部分貨物如食品、農產品、化妝品等,可能需要提供由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證書,證明貨物符合美國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植物檢疫證書或獸醫衛生證書:對于植物、動物及相關產品,可能需要此類證書,以證明貨物無病蟲害等問題。
清關手續
準備階段
獲取進口商編號:進口商需從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獲取進口商編號。
確定商品 HTS 編碼:通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在線工具確定貨物的協調關稅表(HTS)編碼,以便確定關稅稅率和其他清關要求。
申報階段
電子申報:通過 CBP 的自動化商業環境(ACE)系統在線提交報關單及相關文件,如實申報貨物的詳細信息。
繳納保證金:對于價值超過 2500 美元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貨物,可能需提供海關保證金,以確保進口商履行支付關稅和遵守海關規定的義務。
查驗與征稅階段
海關查驗:海關根據申報信息對貨物進行風險評估,決定是否查驗。查驗方式包括現場檢查、X 光掃描、抽樣檢查等,進口商需配合。
繳納稅費:海關計算出關稅、增值稅(如適用)等應繳稅費后,進口商需及時繳納,可通過銀行轉賬或電子支付等方式。
放行與后續階段
貨物放行:海關確認報關資料無誤、查驗通過且稅費繳清后,會在 ACE 系統中對貨物放行,進口商可憑提貨單提貨。
文件歸檔:進口商或報關行需將清關過程中的所有文件歸檔保存至少 5 年,以備海關后續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