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疫情放開之后的一個月跨境電商行業也迎來了一波短期的沖擊。隨著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到來,各地工廠因工人感染,訂單交付率大大降低。與此同時,部分物流企業也幾乎“團滅”:面對疫情帶來的全新壓力,各個跨境物流商家紛紛制定全新的緊急應對計劃,勢必是要克服困難迎接全新的2023年。
物流延遲、需求低迷,賣家謹慎備貨
近日跨境賣家會發現其發往美國的貨物在尾程派送中有所延遲,詢問物流商后,一般會得到了“訂單積壓”的回復,這使得這些跨境賣家的庫存水平還處于偏高狀態。
建議跨境賣家繼續保持謹慎。一方面工廠以及物流等環節還不穩定,第一波感染高峰對跨境市場的沖擊還未徹底顯現,現在判斷為時過早,另一方面,海外需求尚未恢復到正常或是高漲狀態,現在僅針對個別暢銷的產品,會增加庫存,其他的都在盡力壓縮。
需求低迷、備貨謹慎之余,疫情帶來的短期紅利正在消失,但是就長期而言,在國內外經濟整體下行的情況下,疫情期間跨境電商培養的線上購物習慣帶來的利好有待賣家繼續發掘。
而在疫情放開后,受影響較大的是國內供應鏈環節中的“供”以及頭程物流,特別是在運力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斷貨風險將會大大下降,當國內供應鏈逐步進入穩定良性發展的新周期后,還可以繼續發揮全球制造基地的優勢。
疫情放開、包機搶訂單能扭轉局面嗎?
其實在工廠復工、賣家備貨、物流發貨等節奏因為感染人數增加被打亂之前,多地政府包機助力外企到海外搶訂單等好消息頻頻傳來,不少人認為這是在“奪回失去的三年”,市場也將進一步被打開。
對中國廠商來說,包機去海外搶訂單的好處在于可以盡快走出國門和其他國家爭奪市場份額,但是同時要保持理智,因為能否在和海外企業的競爭中搶到一塊肉,還要看他們提供的產品是否是海外訂單的主要采購來源。
賣家:不著急擴張供應鏈產能
疫情開放后,盡管前景一片大好,但是就某些商家個人而言,供應鏈產能并不會擴張或是緊縮,還是會保持謹慎輸出。他觀察到,當下中國乃至全球的需求都處于萎靡狀態,供大于需、產能過剩的現象很普遍,而且通貨膨脹以及一些國際局勢,都在推高產品的價格,在海外消費者的購買力還沒同步拉高時,并不著急在供應鏈上做擴張。
而是否要加碼布局供應鏈時,2020年時很多工廠在訂單激增的情況下措手不及,一度大大增加產能,然而一年過后,他們開始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所以,很多人忽視了疫情對市場和消費者購買力的長期影響。
因此,站在工廠的角度考慮,在短期之內也不會在產能擴張中多加投入,而是主要看海外需求的變化。大廠可能會前瞻性地預測到市場變化,在產能上做一些調整,但是對于小工廠而言,有蛋糕才有盤子,在蛋糕不夠大時,沒必要擴大規模。
瑞鏈物流,全球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一對一定制化服務,立刻掃碼咨詢!
(編輯:江同)
(來源:瑞鏈物流)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