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當地媒體報道,新加坡人口到2030年增加到690萬人,人口密度將是每平方公里1萬3700人。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強調,在增加人口的同時,保持高質量的宜居環境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生存,新加坡將繼續爭取在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目前新加坡國土面積約714平方公里,扣除自然保護區、蓄水池、軍工土地、機場、港口及未開發島嶼等,可供發展的面積約482平方公里,等于每平方公里有約1萬1000人。 這與紐約每平方公里1萬1300人相近,但是到了2030年,人口密度將提高,但遠不及香港(2萬2700人)和首爾(2萬7000人)。
為應付未來人口的增長,政府將在需求出現之前,提前規劃及投資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打造高質量的都市生活空間,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跟得上未來17年的人口增長步伐。
在住屋方面,政府未來17年將撥出足夠的土地建造多70萬間住屋。從現在到2016年,將會有11萬間組屋及9萬間私宅陸續落成。與此同時,在比達達利、但濱尼和登加發展新鎮。
在交通方面,未來5年引進800輛新巴士,客運量提高20%。所有公共巴士都能承載輪椅。到2030年,地鐵網絡將擴大一倍,延長至360公里。80%的家庭步行不到10分鐘就會有地鐵站。同時建造跨島線、裕廊區域線及延長三條地鐵線。
在醫療設施方面,到了2020年,全島的醫院病床將增加4100個,急癥醫院床位將增加2200個,比目前多出30%;社區醫院床位也將增加1900個,比目前800個增加兩倍多。
在環境方面,打造“花園里的城市”,增加公園和綠色空間,包括在高樓上開辟空中花園。保證至少85%的家庭附近400米有公園。
在規劃設計中,把市區以外的地區變成商業與就業中心,把工作及主要設施直接帶到住宅區附近。兀蘭、實龍崗和榜鵝等地將開發新的商業區,在羅弄哈魯士和盛港等撥地發展現代化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