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印關系緊張,印度玩具賣家開始尋找新的采購渠道,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目前,近95%的印度玩具市場都被中國玩具占領。營收千萬級的玩具公司現在開始關注新的采購市場,比如歐洲、越南、印尼、甚至是印度本國。近年來,中國勞工成本上升,導致印度采購商的采購成本也不復以往低廉。
“由于中國勞工成本增加,從印度本國采購的賣家會越來越多。事實上,印度生產玩具的成本還是很低的。我們現在已經有自己的工廠開始給國外玩具公司制造產品,比如日本多美玩具公司、英國Flair玩具公司和美國孩子寶,”Funskool公司CEO John Baby表示。
消費稅(GST)的推行,為進口玩具設置了一道門檻。
“GST有利于推動本國制造業(yè)發(fā)展,讓印度玩具制造商有了與中國進口玩具競爭的能力,”Baby補充道。
其他玩具公司,比如德國的Simba Toys也減少從中國采購玩具,未來有可能在印度建立本土制造廠。
“由于從中國進口成本增加,過去2年,我們泰國自己的工廠開始生產玩具,以供應印度市場。進口中國玩具比例已經從80%,降低到50%,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公司將在歐洲國家尋找制造基地,比如法國、德國和西班牙。另外,未來也有計劃在印度本地建設工廠,”Simba Toys業(yè)務主管Narayan Sabharwal說。
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現在主要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采購,未來也可能把印度變成下一個生產基地,“公司在印度的銷售額有15%來自‘印度制造’產品,”美泰駐印度經理Ishmeet Singh說。
但是,在印度生產玩具,可能面臨著基礎設施貧乏的難題?!霸陔娮油婢叻矫?,從中國進口仍不可避免,比如遙控小汽車和LED燈光玩具,畢竟這個國家掌控著全球70%的玩具制造。甚至是美泰主導品牌Fisher Price玩具,大多也是從中國采購。印度想出口玩具,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印度玩具制造協會前會長Vivek Jhangiani稱。(編譯/雨果網 楊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