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消息,雨果網獲悉,昨日深圳市賽維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稱,賽維為配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及在資本市場上的長期戰略發展規劃,擬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公司擬于股東大會過后10個轉讓日內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提交終止掛牌申請,具體掛牌時間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批注的時間為準。
(公告截圖)
雨果網了解到,在近半年中,賽維并不是唯一一家申請終止掛牌的企業,早在2017年8月25日,新三板上市公司價之鏈和有棵樹就相繼發布公告,表示或將終止掛牌,隨后百事泰也發布了“關于擬申請公司股票在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提示性公告”。
縱觀來看,從此前跨境電商企業扎堆新三板上市,到現在的頻頻退市,尤其賽維此次正值年報發布期間,其背后隱含了什么原因呢?
實際上,無論是宣布退市的跨境電商企業,還是業內傳出將要退市的跨境電商企業,近來都經歷了企業的并購、出讓股份等動作。通常情況下,新三板企業終止掛牌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轉板IPO,如安克創新(Anker);另一種則是企業并購或是其他企業自身的業績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退市并不是新三板企業進行并購的必要條件,但退市后會有利于后續一系列并購工作的開展,所以多數企業會選擇在并購前后退市。同時,由于在新三板掛牌期間,企業經營狀況較之前未得到實質性改善,甚至比掛牌之前更糟,也是導致企業終止掛牌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有業內人士還指出,企業融資困難也是一大因素,很多優質企業的估值長期被低估,實際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
“從近期的資本動態來看,可以發現投資者越發敏銳和理性。在未來將有更多的市場熱錢進入跨境電商行業,中小賣家們以后將會直接面對除了賣家之外的資本的競爭,未來市場將會有面臨更大的競爭局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