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今日美國》報道,據資深國際奧委會委員迪克·龐德當地時間23日透露,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而有關細節將在未來四周內制定。報道稱,龐德在電話采訪中說:“根據國際奧委會提供的信息,已決定推遲東京奧運會。尚不確定推遲的具體計劃,但東京奧運會將不會在7月24日開始,這就是我知道的”。那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究竟會給日本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呢?
據NHK最新報道,根據日本關西大學榮譽教授宮本勝浩的測算,如果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將給日本造成不少于6400億日元(約合413億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損失。
宮本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奧運會不得不延期,那么奧運場館、奧運村等設施的維護工作將產生巨量的費用,此外,各個運動項目的選拔比賽也將重新舉辦,僅這些直接項目的經濟損失累計就有6408億日元,這些費用中還不包括已經印制的相關宣傳品的費用。
而在被問及相關產業的損失會有多少時,宮本表示,由于此次新冠肺炎對日本旅游業打擊巨大,奧運即便不延期,其產生的旅游收益也將低于之前的預期,而如果日期拖延,航運、酒店將迎來大規模“退訂潮”,一些資金鏈緊張的企業將面臨倒閉的風險,宮本進一步指出,如果東京奧運會真的被迫取消,相關經濟損失將超過4萬515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17億),且這一損失將高度集中于旅游、文化、娛樂等相關產業,所帶來的打擊將是這些行業無法承受的。“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滅頂之災’。” 宮本說。
日本贊助商糾結于奧運延期前景
當時日本當局堅持認為,推遲或取消奧運簡直”不堪設想的"——無與不斷傳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新聞令這一立場顯得多么站不住腳。在有史以來贊助力度最大的體育賽事之前,東京需要趕在奧運會開幕前加緊完成下水道井蓋換新以及其他所有工作:日本企業為市場融資達到31億美元,創下了新紀錄。
但是,這個贊助數字,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總和還要大,這也揭示了一個漏洞,其影響比前幾屆東道主要嚴重得多。無論這場體育盛會本身多么壯觀,其抱負有多么宏偉,東京的奧運會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企業上的野心。這場奧運會將展示日本的國力、組織才能,以及通過工業參與者表達的創新精神。豐田(Toyota)和松下(Panasonic)等超級巨星將像奧運圣火一樣光輝奪目。但是,他們也有精心斟酌的議程,據參與打造這些議程的人士介紹,這些議程不僅限于品牌工作。
日本各界達成默契的計劃是,讓奧運光輝照亮所有日本企業。首先,組織者們可以令人信服地宣告,這是一場“重建奧運”,標志著日本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毀滅性災難恢復元氣。但還有一層更微妙更重要的信息;據一家金牌贊助商——有15家金牌贊助商,每家為這一榮譽付出約1億美元——的首席執行官表示,本屆奧運會將讓“日本公司”(Japan Inc)終于迎來昂首挺胸的時刻,此前,自從1989年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日本企業經歷了抬不起頭來的30年。這位CEO表示,從這一視角看,即使推遲一年,也會既釀成一場體育災難,又帶來一場企業災難。
對許多人來說,接受現實的時刻——及其造成的多方面痛苦——似乎越來越近。一家報紙的民調甚至顯示,有63%的日本人(這可是一個每放出一張2020年奧運會門票都有上百萬人搶票的國家)贊成延期舉辦奧運會。舉目世界各地,重大體育賽事,包括很多奧運會預選賽,正紛紛被取消。同時各國政府在談論持續好幾個月的緊急措施。
松下的目標是利用此次奧運會轉變形象,從一家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商,轉型為一家電池及其他B2B技術的領軍企業,產品支撐著現代世界。對兩家大銀行來說,本屆奧運會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展示東京作為一個無現金城市,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為即將到來的大量外國游客服務的需要,倒逼自己進行早該進行的技術升級。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本來將以許多方式展示出,現代奧運會完美地適合日本及其企業輕松找到投射形象的機會。企業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仍占據中心位置;即便不是國有企業,這種地位也會讓它們參與當前的國家項目。無論各贊助商多么熱切地重復著奧運會將在今夏如期舉行的說法,他們私下里可能已經認定,現在看來,推遲到明年舉行可能是眾多糟糕選擇中的最佳選擇。它們巨額贊助奧運會從來都是為了產生長久深刻的影響,只是不是延期舉行這種長久。
目前一些國家的奧委會選擇用極端方式倒逼東京奧運推遲,這也是奧運史上的第一次,足以讓日本和國際奧委會壓力倍增。目前,如何平衡、彌合各方的裂痕,制定出一個讓各方都滿意的方案,越來越考驗巴赫、國際奧委會以及日本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