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亞馬遜官方3月17日的一則FBA公告,給了“元氣大傷”賣家又一記重擊。目前賣家面臨著訂單下跌、補貨備貨周期難測、物流時效不穩定等諸多困局,而這一局面在海外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面對由疫情和FBA政策所引發的新一輪運營迷局,跨境賣家們又該如何決策?雨果網系列專題《亞馬遜FBA暫停入庫追蹤》或許能給你些啟發。
疫情帶來的訂單下滑讓亞馬遜賣家開始考慮,在站內廣告的投放是否還要繼續,如若繼續,又該如何把控節奏?針對這一問題,賣家們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種,直接關停廣告;第二種,測試不同品類的需求狀況,適當調高或降低廣告投入預算。
1、關停廣告將影響產品權重和排名,建議調整最低出價至0.1美元
有賣家表示,并不建議關停廣告,“除非是放棄了這個listing,否則關停廣告節約廣告支出的同時,產品流量、品牌曝光也會急劇下降;更有甚者,關停廣告會觸發亞馬遜廣告算法降低產品的權重和排名,影響和拉長后續產品流量和訂單的恢復周期。”
這里建議賣家縮減廣告投放預算。例如,賣家原本的廣告競價是3美元,則可以適當將其調整至1美元甚至最低出價0.1美元,以保持原有的廣告投放計劃繼續擠占廣告“坑位”。
2、小額測試廣告效果后再進行投放
目前包括谷歌、Facebook、Tiktok等渠道在內,與疫情相關的防護品的廣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且能夠投放的渠道也基本上都被專業從事防疫物資的企業所壟斷。
“疫情特殊時期線下消費驟減,線上消費依舊保有一定程度活力,但受到物流和各方面因素影響,賣家的運營也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這時候,從事口罩、防護服的賣家如果還想投機賺快錢是行不通的。Facebook上跟疫情相關的單詞都遭到了過濾,無法正常顯示。如果這時候賣家有自己的Email List,發推廣郵件可能是較好的解決辦法之一。針對從事非必要商品的賣家而言,建議賣家依據商品品類、庫存、物流和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根據跨境電商整體行業趨勢來控制廣告。此時廣告投放應該先以小額測試廣告效果,謹慎對待、多做測試,評估廣告效果后再進行投放。”海外內容營銷策劃人蘭小奇說道。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從廣告投放節奏和效果評估提出了如下建議:
1)、針對庫存不足,備貨計劃跟不上的賣家而言(未被下架還想銷售),建議賣家在不影響產品listing權重的情況下,在原有廣告競價基礎上將廣告預算將至60%、40%、30%和10%,分階段測試Acos的高低;
2)、庫存支撐周期較長的賣家,也可以設置80%、60%、40%這種縮減周期。緩慢調整廣告投放進度;
3)、庫存告竭且無法及時補貨的賣家,建議將廣告競價調整至最低值。
(文/雨果網)
需求暴增10倍,價格水漲船高賣家如何選擇?回顧《直發需求暴增,海外倉選擇要慎重》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editor@cif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