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下,外需銳減、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漲、匯率劇烈波動的新形勢,國內外貿企業如何建立起新優勢?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指出:中國人口紅利、低成本等優勢可能告一段落,企業應該利用供應鏈價值創造新優勢。今后的競爭將是供應鏈的競爭,供應鏈創新將成新方向。
新冠疫情下,供應鏈的價值尤為凸顯。上游零件、原材料等工廠停工,加工貿易企業被扼住喉嚨;終端輸出國封城隔離居民消費欲望下降,采購商終止或減少采購計劃,供應商被束縛手腳。許多外貿企業由于供應鏈斷裂導致公司倒閉。
擁有一條健康的供應鏈,不僅可以防控風險,還可以降低成本。從中國外貿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供應鏈管理是外貿升級的必然要求。
目前國際貿易競爭已經不是單個企業的單打獨斗的競爭,而更多的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現在幾乎所有跨國企業都在將非核心業務進行剝離,同時對整個供應鏈加以整合。這大大改變了國際競爭的方式。要提升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在制造環節提升產品價值固然很重要,但流通環節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供應鏈是整合不同的資源,做各種的分工安排,把不同的獨立廠商整合成一條供應鏈,一條價值鏈,達到最優化配置,節約成本,提高利潤。中國企業可利用供應鏈價值,創造新優勢。
01
資源整合的優勢——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企業是資源的整合者而不是擁有它,它與上下游的關系不是買賣競爭對手,而是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整合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甚至知識流,可以將上下游產業整合起來,提供一站式服務,并創造新的價值。其多行業的整合能力,也使其與銀行、制造業、物流業等實現利益捆綁和互利雙贏。
02
風險把控的優勢
由于信息系統全程掌握了客戶的信息流、商流、物流甚至資金流,供應鏈企業可以做到事前防范,事中嚴密跟進,事后重點控制,實現全程風險管管理模式。在商業實踐中尋找與選擇正確的客戶,比銀行更具有發現行業、客戶和產品價值的眼光。只要立足于選擇的客戶,加上嚴密的業務控制流程和強有力的執行團隊,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就能實現高效的風險預防和控制能力。
03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優勢
規模化和專業化的運作,可提高議價能力,降低原材料采購、物流、分銷等成本,并大大提高報關、繳稅等環節的流轉速度。并且通過將各方信息及時傳遞給上下游客戶,把經營各方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并不斷設計、修正和改進,可實現成本最小化。
04
強化誠信和品牌的優勢
企業著力打造自己的服務和產品品牌,摒棄不規范的短期行為,注重行業長期發展,從各個環節為客戶著想,加強售后服務,維護企業市場和社會形象。
(來源:外貿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