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意大利、西班牙、希臘、葡萄牙和德國在上周放寬限制后,5月11日,英國和法國也即將結束封鎖,逐步恢復經濟的正常秩序。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國各州也在嘗試不同程度的重新開放,平衡因疫情危機而受挫的經濟需求以及民眾的健康風險。
現在解封是太過謹慎還是太過冒險?外貿訂單會爆發嗎?
歐洲央行剛剛公布的“溫和”預測條件下,歐元區經濟今年將萎縮5%,而更嚴重的潛在結果則是出現8%和12%的收縮,經濟可能要到2022年年底才能回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這意味著,經濟或許已經等不及了。對歐洲來說,最嚴重的一波疫情已經過去了。上周,意大利和法國的死亡人數創下近兩個月來的新低,德國的病床也繼續保持空閑狀態。
1、意大利
5月4日,意大利率先進入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并行的第二階段,近450萬人重返崗位。制造業、建筑業等行業率先復工。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包括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活動,在得到地方官員批準后也已逐步復工??偫砜滋乇硎荆绻磺羞M展順利,5月18日,意大利將重新開放商業零售、博物館、展覽活動。
意大利之所以開始復工,首先是因為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次是因為該國經濟已遭受巨大沖擊??滋卣f:“意大利不能再這么繼續封鎖下去,否則可能會對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構成嚴重破壞?!?
2、西班牙
西班牙也正在逐漸恢復元氣。居住在馬德里的華人許冠中(化名)看來,西班牙新冠疫情趨穩,很大原因來自民眾防疫觀念的轉變。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3月初的時候,他戴口罩出去買東西,經常會遭人側目,但目前大多數西班牙人也戴上了口罩。他說:“短短幾周,西班牙的景象已經完全不同。最開始西班牙政府采取的措施較為嚴厲,現在除必要外只是罰款,很少再動用其他強制手段?!?
3、法國
封鎖8周的法國經濟已不堪重負。法國總理菲利普近日表示,法國已準備好在全國范圍內放寬對公共生活的限制,不過在感染率過高的巴黎,仍將對公共交通進行嚴格控制。
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勒梅爾說,法國約40萬家企業11日起將復工復產,87.5萬名員工將重返崗位。除餐廳、酒吧和咖啡廳外,其余商業場所同日起可開門營業。
在新計劃中,允許進行100公里以下的短途旅行,但公共交通工具上必須佩戴口罩,與歐洲國家的邊境限制措施至少會持續到6月15日。遠程辦公也仍是措施的重點,由于社會疏導和衛生措施難以落實,一些學??赡軙恢蓖Un到秋季。
4、美國
確診超過130萬例的美國準備好了嗎?
在5月的第二周,美國全國范圍內,平均每10個監測結果只有不到一個是陽性,遠低于3月和4月保持在20%以上的檢測陽性率。這反映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然而,這比幾乎已消除疫情的國家還相去甚遠。在韓國,這一數據低于2%。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研究部主管、高級經濟學家庫馬爾(KrishnaB.Kumar)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確診病例已超130萬例,不同地區受到了此次大流行病不同程度的沖擊。一些嚴重地區,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華盛頓州,解鎖速度也最慢,其他地區則在嘗試不同程度的放開。
例如,在得克薩斯州,電影院里已經坐滿了觀影的民眾,田納西州的健身房里人們也在揮汗如雨。但在疫情最為嚴重的紐約州,一些零售店將在5月中旬重新開放,允許消費者在路邊取貨,其他行業則不太可能在5月底前重新開業。
但一個環環相扣的經濟體的分地區與分階段重啟意味著很多的麻煩。譬如,南卡羅來納州可能會成為首批允許企業大面積重新開業的州之一,但由于該州的制造商依賴在俄亥俄州生產的零件,而后者仍處于封閉狀態,前者可能因此無法恢復生產。
現在全球按下了暫停鍵,全球供應鏈受損;但暫停鍵之后呢?我們有極大的概率遇到非常大的風險。自前蘇聯解體后,經濟全球化浪潮強勁,由于資本的流動性非常強,但是勞動力相對固定,所以全球化的資本與勞動力成本極其低廉的中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勞動力有效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全球資源配置效率。
但是全球化的負面作用是導致了發達國家最底層普羅大眾的低端勞動力崗位被剝奪,即便是像美國這樣以往給了制造業以大量的補貼,像鋼鐵、汽車和飛機制造業等行業,但是其高企的勞動力成本和供應鏈成本,依然難以阻擋全球崛起的發展中國家綜合供應鏈和產業鏈生態的市場競爭能力。
此次疫情加劇了逆全球化的進程,美國已確認要把醫療資源產業鏈從中國挪回美國,現在又有官員發出號召,要求美國的企業搬回美國,并給與搬遷相關的稅收優惠;在日本,政府出臺政策,直接拿出2435億日元幫助在中國的企業遷回日本,其中中小企業政府支付遷移費用2/3,大型企業政府支付1/2。
可以預見,發達國家為了選情的需要,在疫情后,有極大可能會加速產業鏈從中國的遷出。雖然低端供應鏈受制于中國完整產業鏈的成本優勢、組織優勢和規模優勢,但高端供應鏈和高科技產品對中國的圍剿與逃離以成灰犀牛態勢。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增長8.2%,實現2020年來首次增長,外貿復蘇跡象明顯。
根據數據情況顯示,疫情期間,海外訂單不止抗疫醫療物資出口,包括室內建設娛樂、母嬰玩具、寵物用品等出口企業訂單均出現激增,甚至部分訂單已經排到了3個月后。方便食品類、廚房用品類、室內健身類、辦公用品類等日后均有很大的幾率會爆單。其中機械行業、家居園藝行業、消費電子行業、建材行業和服裝行業等,由于市場廣闊,或將會率先迎來新機遇。
出口轉內需?轉換品類?還是趁機抓住海外電商發展機遇期?在疫情沖擊下,外貿行業陷入極端困境中,但是有的企業卻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改變,在危機中把握住機遇。借著新的形式變化,國內許多外貿中小企業開始了自救與轉型。
(來源:騰道外貿大數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