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疫情使得B2B電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加速了批發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雖然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但有外媒總結了五點對制造商、品牌、分銷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交互方式比較有顛覆意義的B2B端電商發展趨勢。
1.代發貨或成廠家主流
近些年來,有不少品牌(或是貼牌生產)的廠家和分銷商一直都在做代發貨模式,即消費者在賣家的線上店鋪消費后,由廠家和分銷商負責發貨。例如,一位消費者從品牌線上零售店訂購了一雙靴子,那么,他的訂單可能是直接從品牌的某一倉庫進行發貨的。或者是,當一個消費者在Sur La Table網站購買一個小型廚房電器時,訂單的發貨可能是由分銷商或制造商完成的,而不是網店的賣家。
受種種原因影響,這一趨勢在2020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首先,受疫情影響,從今年3月開始的工廠停產對電商供應鏈造成了不小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此前做批發的工廠開始投資物流配送方面的基礎設施。第二,電商市場的需求激增,這使得此前做批發商的廠家轉型開始做物流商。第三,停工停產及封城使得包括J.C. Penney、Neiman Marcus、Lord & Taylor、GNC等在內的大型零售商宣告破產。但在代發貨形式的幫助下,這些企業中的一大部分在破產的同時仍保留了線上業務。雖然他們的財務狀況讓他們很難再繼續開門營業維持生計,但品牌此前在工廠囤的貨使得他們在代發貨模式的支持下又有了運營下去的資本。不管是從哪方面來看,這場疫情都改變了批發商和零售商的運營模式,而這些新趨勢不會那么快就消失。由于代發貨模式的加速增長,B2B電商規模可能會在2021年迎來再一次的爆發。
2. 電商整合
代發貨模式的成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電商資源各方面的整合。盡管疫情給很多廠家的打擊不小,但他們還是與零售端的賣家開發了數據集成。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集成利用應用編程接口,將數據接入平臺,方便品牌和分銷商能夠為零售商提供準確的庫存信息、供應鏈細節和其他重要的數據。另外,電商集成使(消費者)能在移動設備中下單、查閱各種數據成為可能,B2B供應商和零售商都對這些電商集成進行了大量投資,而想要有回報的唯一方法就是繼續使用這些整合過的數據和集成。
3. 專注提高B端消費者體驗
而B2B電商集成度的提高又有助于推動改善消費者體驗的趨勢。亞馬遜此前曾表示,73%的企業買家都是千禧一代。其中68%的企業買家寧愿自己研究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61%會使用移動設備來查看),也不愿與賣家溝通。另外,傳統的B2B銷售渠道已經不像往日那樣受歡迎。2021年,預計B2B供應商將利用消費電商技術和實踐來吸引新采購商,去迎合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擁有更好的網站、銷售渠道、移動應用以及適當的個性化、集成化和定制化的B2B電商消費者體驗甚至能與B2C或C2C模式下的消費者體驗相媲美。
【小貼士】想要了解更多關于2021年的市場制勝關鍵和行業趨勢可點擊這里報名參加雨果網111大會,更有跨境大咖帶你深入探索未來電商發展方向!
4. 支付選項
隨著新的交付渠道、集成和購買體驗的出現,B2B在2021年或將迎來包括新的B2B融資形式在內的支付方式。在2021年,B2B公司將簡化其此前像郵寄發票這樣由人工操作的部分流程,并以適應新的支付,簡化賬款交易流程。無論出現什么支付方案,應該都能夠解決當前系統內包括數字交易費用、支付延遲、匯款數據處理和交易可見性等需要優化的問題。B2B交易的數字支付可能會出現類似B2C端的選項。
5. 市場營銷偏C端化
2021年,或許B2B供應商的營銷方式會越來越偏向C端的消費者。耐克、銳步、李維斯、Carhartt等公司已經是直接向消費者宣傳公司產品的模式了。雖然并不是每個B2B廠家都是如此。但在2021年,這種趨勢(營銷偏向C端)很可能會在市場的推動下得到進一步深化。
(來源:叫我趨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