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條9.97美元的手鏈,30天狂賣11.8萬美金!”
最近,一家名為Zonsun的跨境小店在TikTok美區殺瘋了。一款指南針手鏈,靠著“畢業季儀式感”的精準定位,沖上細分類目第一,單月銷量破1.19萬單。
-儀式感經濟:美國人的畢業季到底多“燒錢”?
美國人對待畢業典禮的認真程度,堪比婚禮。數據顯示,TikTok上#graduation話題相關視頻播放量已突破500億次,490萬條視頻里,“學士帽DIY”“畢業穿搭”“紀念禮物”是絕對主角。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畢業生本人:從學士帽配件(亞馬遜上一款9.99美元的頭帶月銷1萬+)到旅行露營裝備,他們愿意為“人生新階段”買單。
? 親友團:手鏈、紀念相框、定制花束等“情感型禮物”需求暴漲,比如義烏一款向日葵氣球因寓意“向陽而生”,在泰國畢業季日銷破萬單。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學校和社區:派對裝飾(氣球拱門、亞克力標語牌)和合影道具(綬帶、DIY貼紙)成剛需,客單價雖低,但訂單量驚人。
-一款手鏈能火,全靠細節打動人
很多人看到Zonsun那款指南針手鏈爆了,第一反應是:是不是運氣好?但真相是,它踩中了北美畢業季的情緒高點,也在產品設計上下了“繡花功夫”。
手鏈的吊墜是指南針圖案,寓意“畢業后找到人生方向”,這種隱喻式設計在美國用戶中非常吃香。
更絕的是它的包裝盒:不是普通紙盒,而是做成迷你版的“學士帽”造型,打開盒蓋,里面還放了一張小卡片,這不是普通的禮物,是一份能打動人的“情緒資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細節決定傳播力。一位TikTok達人將這款手鏈包裝成“畢業禮物開箱”視頻,鏡頭掃過學士帽盒子和手寫卡片,配上字幕“祝你走好每一步”,一下子就擊中了用戶的情感點。結果是這條視頻播放量580萬+,評論區全部在問“哪里買”。情緒+場景+細節,這才是社交媒體時代的爆款密碼。
-跨境賣家怎么切?選品、內容、物流全鏈條都不能掉鏈子
選品要懂文化,也要踩對場景
像畢業季這種節日性強的消費節點,選品第一步就是明確場景。紀念類產品要做得“通吃”,像調節尺寸的中性手鏈、定制名字的項鏈等,男女都能戴才有市場。吊墜設計上可以加入學校配色,比如哈佛的深紅、耶魯的深藍,讓用戶產生“這是專屬我的畢業禮”的感覺。
派對裝飾類的商品也有巨大空間,比如有賣家把“氣球+橫幅+糖果盒”做成套裝打包賣,復購率高,物流成本低,是典型的高頻小利潤產品。唯一要注意的是文化禁區,比如美國高校對畢業綬帶的顏色和樣式非常講究,不了解就貿然銷售,很可能踩雷。
帶貨內容不能硬推,要講“故事”
成功的案例總是能把商品講成“意義”,而不是“功能”。比如那位拍手鏈開箱的達人,就沒有說什么“304不銹鋼材質”,而是抓住“送禮瞬間”+“鏡頭細節”+“寓意文案”,把一款普通手鏈拍成了感人故事。情緒拉滿,用戶才愿意買單。
物流別掉鏈子,畢業禮講究“準時送達”
這類商品幾乎都有時間敏感性,典禮當天沒收到禮物,用戶體驗直接翻車。所以賣家最好在商品頁明確標注“XX日前下單,保證畢業前送達”,并搭配實時物流追蹤功能,提升用戶信任感。如果擔心極端情況,也可以提供“備用方案”,比如附贈電子賀卡下載碼,哪怕快遞晚了,也不至于場面尷尬。
-下一站機會:從畢業季到返校季的流量接力
聰明的賣家已經開始布局8-9月的返校季。例如:
? 將畢業旅行裝備(露營燈、便攜音箱)無縫切換成宿舍神器;
? 推出“畢業-職場”過渡產品,如通勤包+簡歷模板套裝。
-寫在最后
儀式感經濟的本質,是販賣情緒價值。跨境賣家要想吃透這波紅利,記住一個公式:精準場景(畢業典禮/派對)+情感設計(寓意/個性化)+社交裂變(達人真實體驗)= 爆款復刻
圖片來源:雨果跨境
(來源:靠海的跨境小哥Allen)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