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2016雨果網跨境電商大會(點擊進入>>2016雨果網大會專題)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日本寶麗星株式會社社長畑穰,就“中日企業商務合作模式的重構”展開演講,主要分析了中日合作中的痛點,應該如何進行商務合作。(以下整理自速記)
近幾年,旅日消費成為主流,日本也因此出現了爆買現象,畑穰就爆買現象,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的需求,日本品牌在中國發展的商機。
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赴日旅游人數比上年增長近一倍,2015年有近500萬人次赴日旅游,超過上年兩倍以上。其中日本政府觀光局8月1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7月,赴日外國游客人數已經達到了223萬。單是7月份的數據,同比上年增長了20%。其中223萬人次里面,中國游客就達到了73萬人,同比前一年也增長了23%,說明相當多的中國游客來到日本旅游。
赴日游客消費也隨之增長,2015年中國大陸游客在日消費額總計已達823億元人民幣。爆買現象背后是中國中產階級規模的發展壯大。2015年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1.09億,以人口來算的話,日本目前人口總數為1.3億人,中產階級占比60%即七千多萬人口,而中國中產階級的人口遠超日本。中產階級也更加追求商品的品質,追求品質的日本看好中國市場前景。日本企業與中國商務合作將更為密切。
目前,中國對日本進口商品需求擴大,在全年進口商品需求量排行中名列前三。據悉,2015年中國美容化妝品及護膚品進口額達到了190.79億,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1.5%。越來越多的日本商家已經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前景,為了更好的對應中國市場的需求,要求日本企業與中國的商務需要更加的緊密。
再加上中國跨境網購用戶的增加、消費觀念的改變、需求更加多元化,并且追求高品質的商品,中日企業商務合作重構就顯得格外重要。
畑穰表示中日合作最大的痛點在于中日之間的差異,其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文化差異,其中也包括語言文化;第二,商業習慣,在戰略方面,中國人習慣求快,執行力相對較強,相比之下,日本注重平穩,對計劃性要求相對較高。營銷方面,中國比較注重的是大范圍的,就是在宣傳和推廣上大范圍的投入,因為中國的人口多。而相比之下,日本比較重視的是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他們追求高端的品質,可能產量會相對少。運營方法上也有非常大的差異,中方比較體現在很積極、自發、主動的做一件事。而相比之下,日本比較慎重保守,甚至有一些相對的封閉;第三,流通渠道,中日兩國是有著不同的流通方式的,但總體都在往正規的方向發展;第四,信息傳達,中日兩國信息傳達方面存在一定障礙。
對于中日合作,流通機制是合作基礎,為此畑穰向與會的各位嘉賓分享了有關日本流通機制的內容,為中日商家合作提供便利。
日本的流通機制大致可以分成四種:第一種,合同簽約制度品,例如資深堂,他們有簽約經銷商,由經銷商再供貨給零售商,但是零售商如果沒有店鋪,一般是拿不到產品的;第二種,一般品,它的流通機制首先是廠家,然后是批發商,然后再到零售商店,日本批發商及零售商原則上不能進行海外銷售。正因為有這樣比較固定的商業機制,很多人想要去日本進貨,往往是進不到;第三種,上門訪問,也就是直銷品,第四種,是網絡銷售。對日本固定的流通機制也能方便中日商務合作的順利進行。
(文/雨果網 涂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