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人睜眼,一夜之間“變天”了!中國時間4月3日凌晨四點左右,特朗普接連拋出兩則重磅政策:
1、針對中國低價值商品的800美元免稅通道(T86條款)將于2025年5月2日正式廢止;
2、同步實施多國差異化關稅體系,其中中國商品面臨34%的基準稅率,而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承受著47%-49%的超高關稅。
兩則消息疊加,這一政策組合拳或將重塑中美貿易規則,更是在全球供應鏈領域掀起驚濤駭浪。
關稅大刀再起!中國34%
特朗普宣布最新關稅動態,美國將對所有國家實施10%的基準關稅稅率,但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USMCA自由貿易協定的商品除外。
根據新政,美國將對中國征收34%的關稅,沖擊最嚴重的亞洲國家在柬埔寨、越南和緬甸的稅率分別達49%,47%和44%,日本、印度、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的稅率為24%、26%以及25%。
同時,美國將對所有外國制造的進口汽車和卡車征收25%的關稅,該措施從4月3日零時起生效;對外國制造的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將于5月3日起實施。對外國制造的進口摩托車征收2.4%的關稅。
關稅梯度差背后的戰略博弈
美國新關稅體系呈現出明顯的戰略意圖:對華關稅維持34%高位的同時,對東南亞制造業國家施加更嚴厲的關稅規則,柬埔寨(49%)、越南(47%)、緬甸(44%)的稅率顯著高于中國,形成"關稅梯度陷阱"。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或許打破了傳統產業轉移邏輯——當東南亞國家承受比中國更高的貿易壁壘時,單純基于關稅規避的產能轉移或已失去經濟合理性。
T86將于美國時間5月2日取消
美國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值進口產品的免稅最低限度待遇。
行政命令表示,在美國商務部長通知已建立足夠的系統來收取關稅收入后,特朗普將從2025 年 5 月 2 日美國東部時間凌晨 12:01 開始,終止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涵蓋商品的免稅最低限度待遇。
供應鏈重構的“雙重壓力測試 ”
有分析人士認為,不完全統計,T86條款的廢止意味著每天約有200萬件中國跨境小包將失去此前的免稅優勢,30%-60%的關稅成本增幅或將直接擠壓其利潤空間。
這種政策調整具有雙重效應:短期看,可能加速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長期觀察,則倒逼中國制造業向技術密集型領域升級。
中國制造的突圍路徑選擇
跨境電商生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原本依賴小額包裹模式的企業必須轉向海外倉布局,這種轉變將推動"制造+物流"的深度整合。
例如,深圳某頭部賣家已啟動"北美工廠+墨西哥保稅倉"的雙軌模式,通過將半成品加工環節前移,有效規避終端產品關稅。
關稅武器化趨勢愈演愈烈,但難以改變中國作為 "全球供應鏈樞紐" 的本質屬性。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制造業不再是簡單的產能搬遷,而是需要構建"技術主導+區域協同+數字賦能"的新型全球化網絡。
未來全球制造業版圖的重新洗牌下,那些能夠將供應鏈韌性、技術創新力和區域合作深度結合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掌握主動權。
展會推薦
6月26-28日 CCEE廈門站
中國·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