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號,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其核心內容是對所有進口商品設定最低10%的關稅,并對特定國家和產品征收更高的關稅。中國商品首當其沖,部分品類關稅甚至高達54%。此外越南、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關稅也受到影響。
關稅風暴升級,影響波及全球
美國政府近年來,一直在調整其貿易政策,試圖通過加征關稅、補貼本土制造的方式,推動”制造業回流“,這次加征關稅的目標不再僅限于中國,東南亞、歐盟等國家也被波及,這意味著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在進一步升級。
受影響的行業包括電動車、半導體、金屬材料等,其中,我國的電動車、電池等面臨額外關稅,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出口的金屬產品、機械設備也在加征名單之內,甚至歐盟的一些產品也難以幸免。
對外貿出口的影響
1、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被壓縮:對于受影響的行業而言,關稅的增加意味著出口到美國的成本上升,部分企業或許可以通過調整定價、優化供應鏈來消化部分成本。但對于價格敏感型產品來說,這就很有可能意味著市場份額的流失。
2、供應鏈轉移難度加大:過去幾年,很多企業為了規避關稅,把部分產能轉移到東南亞,特別是越南、泰國等國,但這次美國不僅是對中國加稅,也對東南亞部分國家下手,這意味著“東南亞替代方案”可能不再像過去那么有效,賣家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供應鏈轉移的可能性。
3、高附加值產業受影響較小:盡管傳統制造業受到關稅沖擊較大,但高科技、品牌化、高附加值的產品受到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一些擁有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的企業,仍然可以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品牌溢價來保持市場競爭力。
對世界貿易格局的影響
1、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市場信心受挫:美國的關稅政策很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措施,導致全球貿易環境惡化,過去的全球化紅利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各國加強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產業。
2、全球供應鏈或將進入碎片化時代:過去幾十年,全球化讓供應鏈日趨一體化,但這次關稅調整,可能讓供應鏈更加碎片化。企業不得不同時布局多個生產基地,以減少地緣政治的風險,這將提升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
應對措施
1、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優勢:面對貿易壁壘,跨境賣家需要加快轉型,從低成本制造向高附加值產業升級。通過品牌建設、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等方式,增加產品競爭力,使其具備較強的市場溢價能力。
相較于第三方平臺,獨立站會更有利于品牌塑造,因為其擁有完全的品牌控制權,能夠提供獨特的用戶體驗,同時還可以通過積累的寶貴的用戶數據,來調整優化運營策略,從而給用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拓展多元化市場,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東盟、中東、拉美等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跨境賣家可以考慮開發這些新市場,來減少對單一市場,如美國的依賴,同時利用RCEP等貿易協定的優勢,優化市場布局。
3、深化本地化運營,提高市場適應能力:部分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可以考慮在美國或其他目標市場設立倉儲、工廠,甚至本地化生產,繞開高關稅,提高市場響應速度。
4、關注政策動態,優化供應鏈布局:未來全球貿易環境可能繼續波動,所以跨境賣家應該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優化供應鏈布局。
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但危機之中也蘊藏機會,跨境賣家如果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開拓新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就能在這場大洗牌中,找到新的生存和增長空間。
(來源:跨境老司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