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稅戰的反噬效應
美國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國內的強烈反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內爆發了超過1200場抗議活動,50萬人參與抵制關稅政策。此外,全球股市在4個交易日內暴跌7.45%,恐慌指數VIX飆漲50%。美國消費者也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尤其是智能手機、家電、服飾等依賴中國制造的日常商品。
跨境電商的危與機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關稅戰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物流成本上升,補貨難度增加,商品價格面臨上漲壓力。然而,這場貿易摩擦也催生了新的機遇。例如,亞馬遜的低價商城Haul在關稅戰背景下意外成為黑馬,吸引了大量賣家和消費者。
Haul商城的核心優勢在于低價和低門檻流量。其商品價格大多在20美元以下,部分商品甚至低至1美元。此外,Haul商城的CPC廣告費用較低,類目開放廣泛,尤其是服飾和家居類目最為熱門。目前,Haul商城仍處于內部邀請制招商階段,競爭相對溫和。
Haul商城的爆單現象
據一位浙江服飾賣家透露,Haul商城在春促期間單日爆賣2300單,利潤率在12%-15%之間。這一成績引發了同行的熱議。Haul商城的低價策略和流量優勢,使其在消費降級趨勢下,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激增。
然而,Haul商城并非沒有挑戰。隨著熱度攀升,東莞倉庫爆倉、補貨受限等問題逐漸浮現。賣家需要精準選品,聚焦小體積、高頻復購類目,如家居小件和基礎款服飾。同時,靈活備貨和多渠道布局也是應對斷貨風險的關鍵。
跨境電商的未來布局
關稅戰的持續,促使跨境電商賣家尋找新的出路。除了Haul商城,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也值得關注。對于已備貨的賣家,要緊盯關稅節點,把握囤貨潮紅利。新入局者則可以搶占Haul招商窗口期,低成本試水。此外,優化供應鏈,分散風險,避免單一市場依賴,也是跨境電商賣家應對關稅戰的重要策略。
(來源:汽配跨境掃地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