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跨境白武士 James
關于英國Thatchers訴Aldi案件的喧囂似乎掩蓋了Aldi去年年底在澳大利亞的知識產權困境。Aldi因侵犯一幅藝術作品的版權而被起訴,該作品出現在BABY BELLIES、LITTLE BELLIES和MIGHTY BELLIES品牌的兒童零食包裝上,這些品牌分別面向不同的年齡群體。該品牌(以下簡稱“Bellies”)被授權給Every Bite Counts Pty Ltd(“EBC”),包括一系列“Puffs”產品。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的Moshinsky法官認為,Aldi已經越過了從借用“外觀和感覺”到直接采用設計、布局、顏色、字體和圖形的實際表現形式的界限。
背景
在2017年和2018年,EBC聘請了一家英國公司為其嬰兒食品產品設計包裝,該公司開發了一個怪物視覺形象,每個產品代表不同的年齡(即嬰兒、年輕和完全成長的狀態),以暗示自然的成長過程。品牌名稱中的“bellies”元素被巧妙地放置在怪物的肚子上。EBC授權了這九幅明亮而富有色彩的藝術作品,并將其應用于包括餅干、泡芙和小棍子在內的各種食品產品上。
圖片來源:BELLIES
(各種BELLIES產品的包裝)
2019年,Aldi對其MAMIA嬰兒食品系列進行了重新設計。Aldi向設計師提供了Bellies包裝的參考圖像,并指示他們將Bellies作為“基準”,包括指導意見要求他們“遵循Baby Bellies的架構”。在此背景下,“遵循”被理解為“類似”,而“架構”被理解為“包裝設計的布局或結構”。2020年,Aldi決定以Bellies為基準開發嬰兒泡芙產品。當設計師提供他們的設計作品時,反饋中包括一條備注:“Aldi現在已經收到法務部門的反饋,稱這個設計與基準太接近——沒錯!”并要求進一步修改,包括將貓頭鷹肚子上的文字去除,因為Aldi認為這已經“足夠遠離基準”。Aldi于2021年開始銷售這些嬰兒泡芙產品。
圖片來源:Aldi
(Aldi產品的包裝)
判決
在這場版權侵權爭議中,Moshinsky法官面前的關鍵問題是,Aldi的設計是否復制了EBC授權的藝術作品的實質性部分。這種形式的侵權有兩個要素:作者與涉嫌侵權作品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足夠的客觀相似性。
證據明確表明,Aldi的設計師有機會接觸到Bellies的藝術作品,并且很可能是基于相應Bellies產品的包裝來設計他們的作品。這滿足了因果關系的要求。
至于相似性,Aldi曾要求做出幾個修改,以確保嬰兒泡芙包裝與基準設計不太相似。然而,引用SW Hart案中高級法院的判決,法官指出:“顯而易見的差異可能僅被視為一種故意掩蓋實際發生情況的嘗試,也就是竊取他人勞動的行為。”
高級法院在IceTV案中已承認,“可能存在某種程度的合法占用”,并警告稱,“‘利益’(版權所保護的)的抽象程度越高,就越容易保護作者的‘思想’而非其固定的表現形式。”因此,正如Hoffmann勛爵在Designers Guild案中所解釋的那樣,法院應當關注相似性的“累積效應”,而不是零散地處理被復制的特征。
在比較布局和設計元素時,Moshinsky法官認為許多元素被復制了,包括小的、橢圓形的卡通人物,帶有一個大而淺色的肚子;純白色的背景;兩欄布局;圓潤、兒童化的字體;大小不一的文字元素,垂直排列;產品和成分的照片,呈垂直構圖;右上角標有適宜年齡范圍的數字。
圖片來源:BELLIES與Aldi
(BELLIES泡芙與Aldi嬰兒泡芙的并排比較)
相比之下,Aldi針對非泡芙產品(如水果和燕麥棒)包裝的設計并沒有復制小的、橢圓形的卡通人物元素,也沒有采用兩欄布局。這些被復制的元素并不構成實質性部分,因此不構成版權侵權。
Aldi關于限制進一步版權威脅的反訴也被駁回。Moshinsky法官相反基于Aldi的行為被描述為“公然的”而判定追加賠償。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Aldi故意采用競爭對手的設計,并且“應當合理地知道,制作相關產品構成對…泡芙作品的侵權”。
最終思考
基準設計可以是有價值的“提示”,用于向消費者傳達信息,特別是表達一個產品是“相同但更便宜”的概念。這可以體現在大小、顏色和特征上,也可以是名稱或配料,這些因素在特定目標受眾中很受歡迎。抄襲的品牌可以確信,他們的私人標簽品牌會在消費者的態度中表現良好。然而,本案是另一個例子,表明形勢正在發生變化,那些站在“接近”和“過于接近”之間微妙界限錯誤一方的抄襲者,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來源:跨境白武士James)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