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5年5月1日,美國海關發布公告,根據第14256號命令(經修訂),自5月2日凌晨0:01,中國大陸和香港發往美國的商品將不再使用《美國法典》第19卷第1321(a)(2)(C)條款下的“小額關稅免稅”待遇。至此,這些地區發來的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圍將不再使用。
具體影響如下:
郵政渠道(USPS):商品將被征收120%的從價稅或每件100美元的關稅,自6月1日起增至每件200美元。
商業快遞(UPS、DHL、FedEx):將關稅145%,另加任何針對具體商品的額外關稅。
所謂的“小額免稅”政策,早在1938年就開始實行,最初是為了方便美國游客將服裝服飾運回美國,允許價值不超過5美元(目前的106美元)的小額免稅進入美國。
關于“小額”的標準在1994年被提高至200美元,2016年提高至800美元。緊密相連的是T86清關模式,凡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可以通過T86清關模式簡化流程,從而將清關時間壓縮到3—5天。
政策調整意味著T86模式不再適用,清關流程將回歸復雜。考慮到今年到1月至2月進入美國的包裹已達到2.16億件,其中70%以上來自中國,跨境賣家發貨成本將大幅上升。
T86小額免稅取消,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邊境電商行業受到顯著沖擊。主要平臺紛紛調整運營策略以應對成本壓力:
SHEIN方面,公司宣布將上調產品售價,并著手重組其全球供應鏈布局。根據公司內部戰略調整規劃,計劃將美國市場的所有訂單逐步轉移到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嘗試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新興制造地建立新的供應鏈中心。
TEMU方面,平臺也宣布漲價,并對其供應鏈進行了重大調整。Temu下架了所有面向美國市場的“全托管”中國產品,并推出了“Y2模式”——即由中國賣家負責備貨,但通過美國本地第三方賣家發貨的“半托管中國直發”模式方案,以繞開部分高額關稅。同時,Temu大力支持本地美國賣家,通過貨運和流量增量,逐步推動平臺本地化進程。
亞馬遜方面,打破往“價格管控”的時期,允許賣家在一定范圍內(最高提價25%)調整商品售價,且不影響搜索排名與權重。CEO安迪·賈西表示公司正評估加征關稅對鏈供應長期影響,雖然承認部分第三方賣家需轉嫁成本,但仍在嘗試與供應商重新談判價格維持低價形象。此外,亞馬遜究竟計劃在推出的低價平臺上對所有商品征收關稅明細,但因受到白宮和前總統特朗普的直接施行,壓項政策最終被擱置。
沃爾瑪方面,阿聯酋試圖將10%的關稅壓力轉嫁給中國供貨商,以壓低采購成本。但該政策促使中國商務部強烈反彈,近期,沃爾瑪已恢復部分中國供貨渠道的決定,并由美方自行承擔新增關稅。
當然,對邊境賣家的影響極其嚴重。在當前環境政策下,眾多中小型跨境賣家發現在向美國發貨時,需征收關稅甚至商品本身的銷售價格。這種情況下,利潤空間被徹底壓縮,在這種極端壓力下,部分賣家不得不暫停對美出口,轉向東南亞、歐洲等關稅壓力較小的市場。而目前堅持的賣家,普遍采取縮減SKU、降低包裝、轉為本地倉備貨、或通過平臺切換(如Shopify +)美國倉)等方式維持維持艱難。
針對這一變化,以下六大應對策略值得重點關注:
1.本土化運營:考慮在美國注冊公司,成為企業,合法接收從中國出口的貨物,同時利用本土企業身份帶來的運營優勢,更有利于在美國市場合規發展和渠道拓展。
2.多渠道銷售:不要過度依賴平臺單一或市場,對各銷售渠道同步運營。在最大增加銷量范圍時,重點是能分散風險,供應主平臺有滯銷的情況發生卻找不到其他的銷售渠道。
3.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優化產品質量、設計、包裝與售后服務,消除價格戰,提升溢價空間,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
4.調整定價策略:根據最新情況重新評估產品定價,必要時成本調整策略以高效保證利潤率。同時尋找更新的物流方案,具有清關優勢或稅務優化方案的物流合作方。
5.建立品牌優勢:建立并持續經營品牌,提高用戶認知度與忠誠度,減少對低價策略的依賴。重視品牌傳播與客戶體驗,提升長期價值。
6.風險做好預判: T86帶來的小額關紅利消失,有助于抑制價格競爭。賣家需關注政策走向,做好風險清預判,合理調整市場策略,并適時拓展多國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美國取消小額關稅豁免是跨境電商行業的一次“成本地震”,但也倒逼企業從價格補貼轉向說。對賣家的補貼既是挑戰也是挑戰,未來,行業將更加關注合規性、供應鏈及全球市場信心,在復雜國際中增強競爭力。
以上就是Yiju談跨境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分享,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后續動態,歡迎關注我們,獲取最新信息!
(來源:Yiju談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