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美國砍掉部分商品關稅,跨境圈立馬動起來。有人已經加倉布局,有人剛剛懷疑觀望。這次是紅利,還是陷阱?是搶跑,還是被清場?
別忘了,邊境不是風口生意,是耐力賽。政策寬了,但競爭只會更猛,你準備好了嗎?
1、800美元小額關稅
自2025年5月14日起,美國對中國產品的800美元小額關稅調整由120%征收54%,但100美元的統一征費標準不變,意味著單票800美元及以下的貨物進口成本大幅上升,有利于小批量、高頻次的電商直郵業務。近期美國暫停了進口便利政策,擔心近期關稅調整為54%,在一定恢復指導下進行了進口關稅。
2、90天互惠關稅暫停期
美國對中國產品增加關稅從145%降至30%,同時維持雙邊的20%基準稅,整體稅負為30%;中國對美產品期間則從125%至10%。同步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雙邊只貿易10%最低基準,以避免進一步加劇供應成本壓力鏈,并為后續更大范圍的貿易談判爭取緩沖期。
1、Temu美國全托管即將重啟
Temu平臺已啟動對美業務恢復的準備工作,部分賣家已收到平臺買手通知,提示“非半托管”模式(即直接從中國發貨至美國,消耗美國海外倉)將重新上線,并建議加大熱銷品的備貨量,備貨建議為當前銷量基礎上增加30%-40%。
2、行業焦點集中出貨潮
中美經貿聯合聲明發布后,關稅調整迅速引發物流市場反應。多家物流服務商已在第一時間更新政策,出貨訂單明顯緊急,最終滯留在倉庫中的貨物開始集中發貨。因引發高額關稅影響了發貨要求,如今在政策放寬、且有90天緩沖期的背景下,賣家紛紛加快出貨節奏。
機遇:
1、降本增效,優化產品關稅結構顯著降低了進口成本,使新西蘭因稅負過重而無利可圖的產品(如服飾、輕小型電子產品、家居類商品)重新獲得價格優勢。賣家可借機豐富的SKU組合,提高客單價與整體毛利空間。
2、刺激消費,拓展平臺渠道物流與稅費的雙重成本下降,使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價格和進貨效率上增加吸引力,獲得Shein、Temu、速賣通及亞馬遜美國站等平臺的消費熱度。賣家可集中打造熱銷款式,爭奪流量入口。
3、加速布局海外倉與本地化90天關稅限期為海外倉庫存提供測試窗口。賣家可提前將核心SKU部署至美國本土倉庫,通過優化物流策略提升產品效率與客戶體驗。若試運行效果良好,后續可結合FBA與第三方渠道,靈活調整庫存周轉策略與使用資金效率。
挑戰:
1、政策時效性限制
若調整關稅關稅僅90天,存在后續政策原恢復增量的可能。若需增加成本導致成本下降導致銷量提升是否具有持續性,盲目避免備貨導致庫存積壓或資金鏈緊張。
2、清關規則復雜度
盡管關稅,但T86清關模式仍存在一定的規模,且不同的承運方式(如萬國郵聯郵政、商業快遞)在適用關稅和清關流程上差異明顯。顯然需要對加強合規流程的精細化管理,以控制潛在的運營和關務風險。
以上。
就是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分享,您對美國關稅下降帶來的影響和機遇有哪些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來源:Yiju談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